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ID:28733662

大小:7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3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19届三校联考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__ ,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      ;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      。A.落地生根置疑不绝如缕B.入乡随俗质疑若隐若现C.落地生根质疑不绝如缕

2、D.入乡随俗置疑若隐若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入乡随俗:是指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这个成语常形容外乡人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本题所给文段说文学史进入中国,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用“落地生根”恰当。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文中不是否定句,用“质疑”正确。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或者声音细微悠长。若隐若现,强调的是模糊、不清楚。文中用“不绝如缕”恰当。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

3、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为促进广大同学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现长期面向全校招募食堂引导志愿者。B.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准备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成员单位及时应对并了解在抵抗山区生态灾害时可能遇到的危险。C.专家表示,我国房地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D.历史上看,现代西方人是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直接后裔,跟古希腊文化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4、,但是他们甘愿宣称自己是希腊文化之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A项,“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成分残缺,应改为“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的习惯”;B项,“及时应对并了解”语序不当,应改为“及时了解并应对”;C项,“房地产……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搭配不当,可在“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前加上“投资房地产”。3.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

5、达即释道真理。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A.老舍 李白 曹雪芹 韩愈B.鲁迅 李白 曹雪芹 欧阳修C.鲁迅 柳永 庄子  欧阳修D.老舍 柳永 庄子   韩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国小说史略》,“莫作空头文学家”本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言,根据这些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鲁迅先生。②下联出自《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此可知此联写的是李白;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红楼梦》中宁国府上房内联语,根据这一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曹雪芹;④《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

6、,根据这一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欧阳修。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颇有意味的是,    。因而这次乌镇大剧院上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特殊的意义。①今天,在“80后”以降的女青年那里②他们常常引用这句话以标榜自己的个性③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奥涅金曾经被一些知识分子引为同道④“谁生活过,思想过,谁就不能不在灵魂深处厌倦人群”⑤奥涅金甚至被唤作“渣男”⑥这两极的态度映衬出时代价值观的巨大分野A.③④②①⑤⑥   B.⑥③④②①⑤   C.⑥①⑤③④②   D.①⑤③②④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所

7、给的六个句子可分为两组,一组为②③④,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形象持赞成的态度,另一组为①⑤,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形象持否定的态度。②“这句话”指④,据此可确定④②的顺序,可排除D项。⑥“这两极的态度”是对上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据此就可确定答案为A项。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我心中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B.欢迎各位高朋,请大家尽快入座,演出马上开始。C.仁兄初次莅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D.你发给我的文章我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