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

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

ID:28736093

大小:2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3

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_第1页
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_第2页
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_第3页
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_第4页
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大班美术:美丽的青花瓶一、设计思路青花瓷以其突出的历史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被誉为是中国的“国瓷”,是中国化的象征。它是将自然物象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形式在瓷器上表现出,构图简洁,色彩素雅明快,造型、线条极其丰富,给人一种淡雅的视觉美感。而且,《纲要》中指出,要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化,使其感知人类化的多样性,培养幼儿理解、尊重及热爱民族化的情感。因此,我选择了青花瓶作为切入点,通过让幼儿设计青花瓶,从而

2、让幼儿感受这种瓷器特有的美,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3.体验创作带给自己的成功感。三、教学重点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四、教学难点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五、教学准备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师范例步骤图,背景音乐。2.白色、蓝色油画棒,彩色卡纸,浆糊,抹布,棉签,白纸,剪刀,黑色签字笔。六、教学过程(一)、观察瓷器,了解青花瓷。1.出示青花瓷器,请幼儿观察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

3、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瓷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教师小结: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蓝色图案。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为什么叫青花瓷呢?是因为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二)、观看ppt,感受青花瓶的不同形状和图案。1.教师:“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盘、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师还带了一些青花瓶的图片,一起欣赏。”2.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先欣赏青花瓶的形状,然后欣赏青花瓶的花纹。3.教师小结,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教师:“

4、我们欣赏的这些青花瓶的形状都不一样,上面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瓶颈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纹进行装饰,而瓶肚上的图案比较大,有的画了美丽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画了神气活现的龙在飞舞,有的画了孩子们在玩耍做游戏。每一个青花瓶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喜爱,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个青花瓶呢?”(三)、教师出示范例步骤图,边出示边讲解创作步骤。1.先用蓝色油画棒在白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形状,设计的瓶子要画的大一些。2.用蓝色油画棒给瓶子装饰花纹,瓶颈和瓶底可以选用小一些的花纹,瓶肚上的图案可以画的大一些。3.用白色油画棒在花瓶的空白处图上白色,白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现出

5、颜色的深浅变化。4.把设计好的青花瓶沿着边线剪下,贴到彩色卡纸上。.用黑色签字笔在卡纸上添上台布。(四)、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瓶子形状并大胆装饰。2.提醒幼儿在装饰中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让画面不显得单调。(五)、评价幼儿的作品。1.把幼儿的作品张贴起。2.引导幼儿说一说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作品的什么地方。七、教学反思反思本次活动,我认为有以下的亮点: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

6、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

7、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

8、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