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

ID:28816149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4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_第1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_第2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_第3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分解1.了解孔子和老子的生平及孔子的教育思想。2.理解孔子“仁”和“礼”思想的含义,以及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含义。3.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产生的根源及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一、导二、思(一)、孔子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思想内容孔子的思想体系(2)地位:孔子的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仁”的思想(1)“仁”的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其实现途径是“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政治主

2、张上,“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即“以德治国”。(3)社会关系上,“仁”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4)地位:“仁”是孔子政治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对建立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老子: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哲学思想[来源:学科网ZXXK](2)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识老子的思想(1)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华部分;“无为”思想包含了对远古某些民主思想的继承和扬弃;“小国寡民”是一种消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2)老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素

3、朴、助人为乐、以柔克刚等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3)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精华,这种道家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史论共识孔子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伦理学;老子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三、议: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及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解读史料一 子曰:“仁者爱人。”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信息解读]

4、 ①史料反映的是孔子思想史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史料三 樊迟问仁。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孔子史料四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

5、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捉襟见肘”。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中国教育史讲稿》[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孔子四、展:五、评:六、检:1、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2、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

6、C.法家学说D.道家学说3、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的源泉。下列孔子思想中,为西方思想家赞同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为政以德 ③克己复礼 ④忠恕之道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5、今天我国倡导

7、“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有益思想是(  )。A.民本思想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C.“有教无类”的思想D.“克己复礼”七、补:1、孔子与老子思想之比较(1)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德治国”;老子主张“无为而治”。(2)哲学方面:孔子思想缺乏哲学思辨,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强调关注现实社会;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3)侧重点方面:孔子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老子更加侧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