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

ID:28818497

大小:19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_第1页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_第2页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_第3页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_第4页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点1 遗传学中一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显性性状B.显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纯合子C.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子D.后代全为显性,则其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考点2 分离定律题型及思路题型一 基因型及表现型的相关推断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题型二 分离定律的相关

2、计算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见右图2.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A.子3代B.子4代C.子5代D.子6代考点3 纯合子、杂合子鉴定一.自交的方式。【注意】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但只适用于植物,不适用于动物。二.测交的方式。【注意】 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三.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红褐色的测试法进行鉴定,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亲本产

3、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则亲本为纯合子。【注意】 此法只适用于产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四.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获得的植株进行鉴定。观察植株性状,若有两种类型,则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即为杂合子;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则说明亲本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即为纯合子。【注意】此法只适用于植物。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①甲(黄色)×乙(黑色

4、)12(黑)、4(黄)②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③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考点4 分离定律异常情况分析一、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4、(2010·上海卷,11)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33%B.50%C.67%D.100%二、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改变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

5、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三、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6、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

6、律四、复等位基因7、(2011·上海卷,30)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纯合子杂合子WW红色Ww纯白色WSWS红条白花WPWP红斑白花W与任一等位基因红色WP与WS、w红斑白花WSw红条白花A.3种,2∶1∶1B.4种,1∶1∶1∶1C.2种,1∶1D.2种,3∶1考点5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有关结论AaBb×AaBb9/16A__B__(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3/16A__bb(1/16AAb

7、b、2/16Aabb)3/16aaB__(1/16aaBB、2/16aaBb)1/16aabb(1/16aabb)8、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9、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

8、=12∶3∶1。已知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