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

ID:28832211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_第1页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_第2页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_第3页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_第4页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劳动关系的类型类型即为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的特定属性,将所研究的对象划分为若干类型有助于对研究对象的论证和探索。本章依据类型学的基本方法,对存在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劳动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原始积累型劳动关系、科学管理型劳动关系和后工业化劳动关系,分别定义和讨论三种劳动关系类型的特征、条件、环境以及演化的一般趋势。第一节劳动关系类型及划分依据一、劳动关系类型所谓类型是指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而形成的类别。,《辞海》(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1931页。劳动关系类型即是指依据一定的

2、标准、构成劳动关系要素某种属性的相似性或研究目的对劳动关系现象归组分类所形成的体系。关于劳动关系类型的划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研究者在类型划分方面所选取、确定的标准的不同,以及研究目的的差异等原因,劳动关系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劳动关系类型通常的划分的标准为以下几种:1、按照国别或文化传统为标准划分类型。由于劳动关系运行必定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与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将民族国家和文化传统作为类型标准对劳动关系类型进行划分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类型划分,可以比较方便地研究、比较国家间或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导致的不同类型劳

3、动关系运行的特点、矛盾处理方式以及劳动关系的制度体系。例如美国劳动关系与日本劳动关系的制度体系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在日本的劳动关系的运行之中,其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机制非常发达,而美国在这一方面则很薄弱,映射到劳动关系的运行之中,两国劳动关系显然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矛盾处理方式。关于此点,《劳工关系》一书有着这样的描述:“通常认为,导致其(指日本与德国的劳动关系)成功的因素是欧洲、日本与美国产业关系制度体系之间的重大差别。”,丹尼尔.米尔斯著,李丽林、李俊霞译,《劳工关系》第215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当然,依据此种标准划分劳动关系类型确实有助于深刻认识

4、不同国家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劳动关系模式的差异性,有助于探索协调劳动关系诸方利益差别的有效途径,但是,显然全面研究所有国家劳动关系类型几乎是做不到的。研究者通常以几个国家的劳动关系类型作为代表,探寻劳动关系协调的规律性,比较常见的代表性劳动关系类型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德国模式等。2、按照构成劳动关系现象的某种属性的相似性作为标准划分类型。这种类型划分所注重劳动关系属性的不同又可存在多种类型:第一,依据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对比状况来划分,则可以划分为雇主与雇员(工会)力量均衡型劳动关系、雇主主导型劳动关系和政府主导型劳动关系。在上述三种

5、劳动关系类型中,将时间、国别等因素舍像掉,仅关注劳动关系主体的力量关系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表现,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劳动关系的成因、特点,一般劳动条件如工资、工时和其它工作条件的决定方式以及劳动关系主体利益协调的途径;第二,依据劳动关系构成主体的利益协调方式以及利益协调机制来划分,可以将劳动关系划分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和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等三种。这种划分模式将劳动关系的时间因素、即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国家制度以及资源配制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协调方式等要素综合在一起,分别考察各类型劳动关系运行中各利益主体处理其相互之间利益差异的途径以及

6、类型转换与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条件的关系,分析各类型劳动关系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以上是劳动关系类型的几种主要的划分方式,除此以外,还有依据一定的理论抽象,综合考虑政治制度因素、资源配制方式以及利益主体利益保障方式将劳动关系划分为自由市场型劳动关系、国家控制型劳动关系等。由于劳动关系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其运行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劳动关系的各类行为主体都在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因而任何劳动关系类型的划分决不可能是界限清晰、与其他类型劳动关系具有完全独特的属性,在不同劳动关系类型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交叉和重叠。劳动关

7、系类型的划分可以有效地使人们全面地考察和认识影响劳动关系运行的诸种因素,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劳动关系的本质和劳动关系调整控制的规律性。二、划分劳动关系类型的基本要素劳动关系类型的划分,固然与劳动关系研究者的研究目标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劳动关系类型并不完全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研究者将构成劳动关系运行的某种或某些因素假定为具有压倒其他因素的重要意义时,某种特定的劳动关系类型就可以与其他劳动关系类型区别开来,劳动关系类型的分析就成为人们认识劳动关系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工具。划分劳动关系类型的基本要素不能离开劳动关系本身的属性,其类型划分应综合

8、考虑以下基本要素;(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关系作为人们劳动的社会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