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doc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doc

ID:28844821

大小:9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4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doc_第1页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doc_第2页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气体动理论13-22.0×10-2kg氢气装在2.0×10-3m3的容器内,当容器内的压强为3.90×105Pa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多大?解:根据公式p=,可得J13-4一容器内贮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Pa,温度为27.0℃,求:(1)气体分子的数密度;(2)氧气的密度;(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间均匀等距排列)。解:(1)气体分子的数密度n=p/(kT)=2.44´1025m-3(2)氧气的密度r=m/v=pM/RT=1.30kg×m-3(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3kT/2=6.21´10-21J(4)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3.

2、45´10-9m第十四章热力学基础14-1一定量的气体,吸收了1.71×103J的热量,并保持在1.0×105Pa的压强下膨胀,体积从1.0×10-2m3增加到1.5×10-2m3,问气体对外界作了多少功?它的内能改变了多少?解: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作功为:W=P(V2-V1)=5.0´102J其内能的改变为:E=Q-W=1.21´103J14-4压强为1.0×105Pa,体积为1.0×10-3m3的氧气自0℃加热到100℃,问:(1)若为等压过程,则系统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对外作功多少?(2)若为等体过程又如何?解:查表知,氧气的定压摩尔热容Cp,m=29.44Jmol-1K-1,定体摩

3、尔热容Cv,m=21.12Jmol-1K-1。根据所给初态条件,求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等压过程等压过程系统吸热QP=Cp,m(T2-T1)=129.8J;Qp=Cp,m(T2-T1)=129.2J(理论值)等压过程系统作功WP=òdW=(2)等体过程氧气吸热为QV=DE=Cv,m(T2-T1)=93.1JQV=DE=Cv,m(T2-T1)=91.6J(理论值)而在等体过程中,因气体的体积不变,故作功为0。0V/(1.0×10-3m3)习题14-5图122ABP/(1.0×105Pa)13DBCB14-8将压强为1.01×105Pa、体积为1.0×10-4m3的氢气,经绝热压缩使体积变

4、为2.0×10-5m3,求压缩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氢气的摩尔热容比=1.41)解:设p、v分别为绝热过程中任一状态的压强和体积,则由P1V1g=PVg得P=P1V1gV-g氢气绝热压缩作功为W=òpdv=14-10一卡诺热机的低温热源温度为27℃,效率为30%。(1)若要将其效率提高到50%,高温热源的温度需提高多少开?(2)若保持高温热源的温度不变,将其效率也提高到50%,低温热源的温度应为多少开?分析一下哪种情况更易实现。(1)已知h=30%,T2=273+27=300K根据公式h=1-,可得:T1=当h=50%时,设高温热源温度提高为DT1,则有0.5=1-得:DT1=171K,即

5、高温热源的温度需提高171开。(2)设此时高温热源温度为T2’,则0.5=1-易得T2’=214K由于升高高温热源T1的温度较降低低温热源的温度T2更方便,更省功,则前一种情况更易实现。0V习题14-12图ABCDP14-12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经历由两个等压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构成的图示循环。已知B点温度TB=T1,C点温度Tc=T2,(1)证明该热机的效率为η=1-T2/T1,(2)整个循环中最低温度是T2吗?分析:首先分析判断循环中各过程的吸热、放热情况。BC和DA是绝热过程,故QBC、QDA均为零;而AB为等压膨胀过程,系统吸热,CD为等压压缩过程,系统放热,这两个过程所吸收和放

6、出的热量均可表达为相关的温度的函数。再利用绝热和等压的过程方程,建立四点温度之间的联系,最终可得到求证的形式。证(1)根据分析可知h=1-=1-(1)对BC、DA分别列出过程方程如下:故有h=1-TC/TB=1-T2/T1(2)虽然该循环效率的表达式与卡诺循环相似,但并不是卡诺循环,其原因是:卡诺循环是由两条绝热线和两条等温线构成,而这个循环则与卡诺循环不同;另外式中T1、T2的含意不同,本题中T1、T2只是温度变化中两特定点的温度,不是两等温热源的恒定温度。14-18有一体积为1.36×10-2m3的绝热容器,用一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开始时左侧(体积V1=5.0×10-3m3)充有

7、1mol理想气体,右侧为真空,现打开隔板让气体自由膨胀而充满整个容器,求熵变。解: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前后,系统的温度不变,可设计一个等温可逆膨胀过程将系统的始、末两态连接起来,计算系统的熵变。D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