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

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

ID:28933384

大小:282.54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2-15

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_第1页
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_第2页
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_第3页
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_第4页
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内容摘要中间路线社会思潮在解放战争时期鼎盛一时,学界对中间路线的褒贬不一。施复亮作为这一时期中间路线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较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由于他曾经是中共创始人,是最早的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后来又脱离了党组织,抗战期间又积极抗战,抗战胜利以后极力提倡中间路线,他的经历反映了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过程,他的中间路线的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挑战,中国共产党通过与中间路线的斗争和团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更加丰富。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主要运用了历史分析法、文献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查阅了大量施复亮发表的原始报刊,详细分

2、析了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缘起及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挖掘出其中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全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是问题的提出,即选题的意义,主要阐述解放战争初时期中间路线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学界对中间路线的不同评价和认识,并回顾以往学术界对施复亮中间路线的相关研究状况,其中包括对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不同阶段的划分研究,对施复亮中间路线核心内容的研究,对施复亮中间路线的评价认识研究,中间路线破产原因的研究,以及对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的前景展望等,并对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缘起和形成发展的过

3、程。从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国共两党双重党籍身份的影响三个方面追溯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起源。施复亮的中间路线思想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初期时候的萌芽阶段,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国内革命开始前初步形成阶段,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进一步发展和1947年11月后与中共马克思主义者的论争中走向破产并向中共靠拢四个阶段。第三部分为主要论证分析施复亮中间路线的核心主张和主要内容。主要从何谓中间派,即中间派的主要成员,以及中间派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间派的政治理论和建国纲领,即建立民有民享民治的49联合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执行政协路线,借鉴美苏,另辟新途等;

4、中间路线的实现途径,即唤醒广大中间阶层,走和平改良之路,调和国共,用和平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施复亮中间路线的评价和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启示,这是本文的创新部分。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进步性表现在,强调民力和民意的和重要性,提出的和平建国的思路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又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部分人在中间路线破产后基本上成为中共的群众力量;另外施复亮在阐述中间路线思想的时候,大量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群众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运用和发展;最后,施复亮本身是一位爱国主义民主人士,无论何时他的立场都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高度思考问题的,因此中间路线中提到的发

5、展国民经济的很多政策,都有利于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初衷是和中共保持一致的,这也是他最终抛弃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原因。施复亮中间路线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施复亮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估计错误,和对国共力量对比的不了解,低估了中共当时的力量,同时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没有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建国方案,他们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无法保证自己建国方案的实施;中间路线中所倡导的和平建国方案在当时也没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启示。第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依然应当坚持统一战线这一法宝,任何时候不能动摇。第二,对待当今社会中的种种社会思潮,

6、尤其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要持理性的态度客观的对待,对其进行逐步引导,否则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保障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一定要在国内外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让人们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需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关键词:施复亮;中间路线;中间路线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9目录内容摘要ABSTRACT目录一、绪论1(一)问题的提出1(二)国内学术界研究状况11.对施复亮中间路线各个阶段划分的研究22.对施复亮中间路线内容的研究33.对施复亮中间路线的评价和认识研究44.对施复亮中间路线破产原因研究55.对

7、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的展望6(三)研究思路与方法6二、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缘起和发展7(一)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缘起71.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82.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83.自身双重党籍身份的影响9(二)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发展历程101.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萌芽102.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形成113.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发展144.施复亮和其他学者关于中间路线的论争165.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归宿18三、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的主要内容20(一)何谓中间派20491.中间派的社会基础202.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