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ID:28995064

大小:64.5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5

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_第1页
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_第2页
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_第3页
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_第4页
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926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从1998年起,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对本市新通扬运河以南的高沙土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截止2009年,已改造中低产田25.91万亩,项目总投资8774.86万元,其中财政投资4501.36万元。近期,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为加快我市高沙土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现组织编制了江都市“十二五”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一、“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回顾㈠计划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

2、的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吴桥、宜陵、大桥、郭村、浦头5个镇,改造中低产田6.9万亩,总投资4096万元,其中财政投资3328万元(含省级2560万元,扬州市144.5万元,本市配套623.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68万元。项目共完成土方103.8万方,开挖疏浚渠系564.7公里;建成灌排泵站50座、桥涵闸站等中沟以上建筑物36座,铺设防渗渠105.54公里,铺筑砂石路(含水泥路)69.17公里,配套田间小沟级建筑物1457座;营造农田防护林(折实)1万亩、苗圃500亩;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4项,开展农业技术培训7700人次。1㈡开发成效经过五年的高沙土治

3、理,项目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初步测算,项目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00万公斤,新增耕地面积190亩。具体表现在:1、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改造前农业基础条件极为薄弱,土壤砂、瘦、板、漏严重,田块高低大小不一,水系零乱,农业生产低产、低效。经过改造后,项目区灌、排、降、交通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基本建成田头有路、灌溉有渠、排水有沟、控制有涵、交通有桥的标准化农田,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现代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提高了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开挖疏浚沟渠、配套涵闸站,有效提高了项目区灌排能力,据统

4、计,“十一五”期间,项目区共新增灌溉面积0.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35万亩,新增排涝面积0.5万亩,改善排涝面积6.5万亩。09年宜陵镇项目片内河淤浅、排水不畅、引水不及时,通过疏浚沟渠,完成土方4万多方,沟通与白塔河水系连接,百姓称之为“丰收河”,经过对河堤绿化护坡,形成项目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改善了项目区交通状况,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项目区大力兴筑田间机耕路,硬化田间骨干路,形成区域内生产交通网络化,确保农产品产得高、运得出。2三是提高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大力整治项目区环境,不少边角田改造成为柜台田、“五老地”整治成为良田,加上基础设

5、施配套,项目区共新增耕地190亩,土地复种指数由过去200%提高到220%。2、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高效农业规模化。近年来,我市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从07年开始,我市对吴桥、宜陵、郭村3个镇重点安排土地治理面积近5万亩,建设设施大棚和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区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老板入驻。通过大力实施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和精品蔬菜,实现蔬菜产销两旺,项目区先后获得“江苏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扬州市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等称号,2010年吴桥蔬菜产业园还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称号,

6、为把江都打造成“江苏寿光”、“华东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3、加大了科技示范推广,增加了项目区科技含量。一是引进蔬菜新品种10个,示范推广面积0.4万亩,有效调整了园地蔬菜种植结构,既提高了产品档次,又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户看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二是通过节水灌溉,降低了生产成本。项目区建设防渗渠95.81公里,埋设管道18.54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达0.55万亩,彻底解决了过去土渠倒塌、渗漏和用水矛盾突出的问题,3平均每亩节约灌溉水费20多元,效益十分明显。此外,在项目区示范推广低压管灌、暗灌等技术,其优越的

7、节地、节工、节电、节本效益,让老百姓进一步看到了用现代灌溉技术武装农业的希望。三是应用新科技成果,包括蔬菜穴盘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不仅保证了果蔬的成活率,且大大提高了种植产出率。四是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培训农民近8000人次,加快了培育新型农民的步伐,使科学种田深入人心。4、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老百姓说得好,农业开发,国家出钱,农民受益。通过农业开发,项目区农业逐步由粗放向集约、分散向规模、传统向现代、低效向高效方向转变。据调查分析,我市农业开发项目区比非项目区人均增收300元左右,主要来源有

8、六个方面:一是增产增收。随着生产条件改善,灌溉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