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

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

ID:29006459

大小:3.4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15

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_第1页
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_第2页
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_第3页
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_第4页
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本科毕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2,4-二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院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化学教育指导老师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IIKeyWordsII1.前言11.1嘧啶类化合物的简介11.2嘧啶类化学物的合成方法21.3实验的课题目的意义以及设计方案42.实验62.1试剂与仪器62.2实验步骤73.结果与讨论163.1噻唑接嘧啶衍生物的合成163.2目标产物的合成184.结论20参考文献22致谢24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2,4-二取代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摘要

2、:嘧啶类化合物是许多有用的化合物的组成结构,这些化合物应用于大量的医药品,农药,超分子化合物和天然有机产物等,同时嘧啶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近年来对嘧啶类化合物的研究从未停止,特别是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越来越热。本文以2-氨基噻唑-5-羧酸乙酯与4,6-二氯-2-甲基嘧啶为反应原料,先合成噻唑接嘧啶的衍生物,然后分别尝试用Pd2(dba)3和CuI为催化剂使噻唑接嘧啶的衍生物与苯甲醇反应去合成嘧啶类化合物。其中以Pd2(dba)3为催化剂的反应并未有新物质产生,而以CuI为催化剂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噻唑接嘧啶衍生物及新产物的结构将由IR、1H-NMR予以证明。关键词:Pd2(d

3、ba)3;CuI;嘧啶类化合物II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Synthesisof2,4-disubstituedpyrimidinederivativesAbstract:Pyrimidinecompoundsisinmanyusefulcompounds,whichusedinalotofpharmaceuticals,pesticides,supramolecularcomplexesandnaturalorganicproducts,etc,atthesametime,pyrimidineisanimportantdrugintermediate.Inrec

4、entyears,thestudyofpyrimidinederivativeswasneverstopped,especiallyinthestudyofitssyntheticroutehasbecomeveryhot.Inthispaperwetriedtosynthesizethiazoleofpyrimidinederivativesfrom2-aminothiazole-5-carboxylicacidethylesterand4,6-dichloro-2-methylpyridinefirstly.Thenthiazoleofpyrimidinederivatives

5、reactedwithbenzylalcoholtogetthefinalpyrimidinecompoundsunderthecatalystsPd2(dba)3andCuI,respectively.NotargetcompoundwasfoundunderthecatalystofPd2(dba)3whilethethecatalystofCuIsucceeded.AllstructuresofthiazoleofpyrimidinederivativesandnewsubstancewillbeprovedbyIR、1H-NMR.KeyWords:Pd2(dba)3;CuI

6、;PyrimidinecompoundsII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1.前言1.1嘧啶类化合物的简介嘧啶也叫l,3-二嗪,是重要的杂环母核,它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嘧啶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因其结构的特殊性,该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就此类化合物而言,它广泛存在于人体以及生物体内,生命所必须的核酸中最常见的五种含氮碱性组分,三种就是嘧啶衍生物结构: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因此含有此类结构的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在医药界和农药界[1]都一直受到重视。1.1.1嘧啶类化合物的应用嘧啶类化合物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在生物体内有很高的活性,所以是重要的医药中间

7、体,在医药和农药的合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抗癌药物的研究是医药工作者比较注重的领域,嘧啶类化合物在抗癌药物研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抗癌物质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识别中有明显的差异,即对要对目标靶细胞有一定的识别能力。研究发现卟啉类5-氟尿嘧啶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结构对癌细胞有特殊的亲和作用,能以很好的选择性滞留在癌组织细胞中[2]。含有这类结构的化合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代谢,抗肿瘤的药物合成中,对多种肿瘤:肠癌、胃癌、乳腺癌等有抑制作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