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

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

ID:29006568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5

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_第1页
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_第2页
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_第3页
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_第4页
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出庭家从:制礼新国中由自.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由中国新礼制:从家庭出发  吴飞  家庭文明与未来中国文化  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家苏珊·奥金(SusanOkin)曾颇为不解地指出,从洛克、卢梭一直到罗尔斯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提倡全社会的平等与正义的时候,却总是不愿把社会中的正义原则同样引入家庭。为了打破人类平等的这最后一道障碍,奥金认为,应该把以分配正义为标准的社会契约原则引入家庭,这样就可以将现代社会的正义原则向前大大推进一步,实现一个无性别的社会(genderlesssociety)。  我们且不管奥金的这一讲法有无道理,但她无疑指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即西方现代社会提倡的自由、平等原则,不仅首先不是从家庭开始的,

2、甚至很多重要的思想家从未想到过要把这一原则贯彻到家庭当中。翻翻欧洲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宗教改革家对教皇特权的猛烈批判,也可以听到资产阶级攻击王权的隆隆炮声,但儿女对父母、女性对男性、个人对家庭的批判和颠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相当含混的声音。比如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洛克就非常强调家庭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差异,认为家庭乃是一个自然的共同体,未成年的子女对父亲的服从是天经地义的;只有在家庭之外的个体之间,才是完全平等的,才需要建立社会契约。哪怕到了20世纪后期,当女性主义已经俨然成为一股极为强大的思潮的时候,罗尔斯这样标准的自由主义思想家,还都不大愿意将他所倡导的正义原则用于家庭。

3、  但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几乎就在中国人还未看清楚现代社会的真实面目的时候,家庭革命的声音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旧的政治秩序尚未被彻底否定,旧的经济秩序尚未被完全颠覆,但改造家庭结构、颠覆礼教的论调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世纪50年代的《婚姻法》,无论就其所贯彻的基本思想,还是就其在社会实践层面形成的巨大影响而言,恐怕都远远超过了西方很多女性主义者所能想象的程度。也许,这要算现代中国最成功的法律之一。如果说,因信称义的新教对等级森严的天主教、自然权利对君权神授的取代,代表着西方现代性的基本面向,那么,一夫一妻对妻妾成群、核心家庭对庞大家族、浪漫爱情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取代,则呈现出

4、中国现代性的基本格调。如果没有强调自由、平等的现代家庭,就没有现代中国可言;而现代性其他诸种面向的逐渐展开,也必须立基于现代家庭生活的精神气质。如何理解和塑造现代中国家庭的文明内涵,绝不仅仅是一个局部或次要的问题,而必将关系到未来中国文化的总体格局。  西方家庭现代化:社会契约不进“家”  一方面,西方人在古典哲学和《圣经》中搜索着自然法和天赋人权的根据;另一方面,中国人却在不遗余力地攻击儒家的家庭伦理。一方面,西方人在西塞罗、恺撒、奥古斯丁那里寻求着建构现代生活方式的源泉;另一方面,一个在西方远远算不上大师的戏剧家易卜生竟然打动了无数中国最优秀的头脑。这真的是同一种现代性吗?中西方

5、的现代人所试图建构的,是同样的一个社会形态吗?  也许我们不必像奥金那样急于肯定或否定。建构西方自由主义社会的大师们既然众口一词地不肯把他们精心设计的公平原则引进家庭,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而中国最早的现代人之所以不约而同地在家庭革命中揭橥自由中国的大旗,也一定有着他们的深层原因。  西方的现代思想家为什么没有把家庭的现代化当作他们的首要目标,并不像奥金所想象的那样,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没有做彻底,而是因为他们在提倡人人平等的时候,并没有把平等当成唯一的或最终的目标。或者说,他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如何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而是如何通过平等的方式,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理想。哪怕是把人还原到赤裸裸的

6、狼的状态的霍布斯,也深知人与人之间必然是不平等的;但是,为了能够为契约政治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必须把人类还原到最基本的欲望上。如果人没有了任何社会和文化的属性,变得只有恐惧、欲望和希望,人与人的差别也就微乎其微了。比霍布斯温和得多,同时也精明得多的洛克更强调人人平等,不过,他笔下的人是没有任何色彩的“白板”,既没有天生的道德观念,也没有遗传的罪感负担,只有尚未使用的理性和感性能力,控制在上帝颁布的自然法之下。洛克的自然人彼此之间不仅没有爱,甚至没有霍布斯所说的怨恨和战争。他们所讲的人人平等,都只是一种抽象的假设;如果这种平等的人存在,那也是没有任何温情的、冷冰冰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存

7、在,只是为了建立国家的方便,而不可能引领人们进入最终的幸福。  但是家庭的形成却与这个过程没有直接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成人和儿童的关系。家庭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是因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事实上是不平等的。要使未成年人成长起来,获得和成年人同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成为自由社会的合格公民,就必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培养。夫妻之间虽然和父母子女之间不同,但婚姻契约和社会契约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差别。国家是因为人的弱点而不得不建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