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

ID:29017015

大小:2.4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6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①概念要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①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②丰富度a.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种间关系(1)下列曲线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③,属于竞争关系的是②⑤,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④,属于寄生关

2、系的是①。(2)种间关系实例:狼和兔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③,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①,根瘤菌和大豆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④,一片草原上的羊和牛的关系对应的曲线是⑤。二、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不同点 类型项目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

3、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4.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5.群落演替的原因(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干扰。三(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2)取样方法

4、: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实验流程(1)提出问题:不同区域土壤中,物种丰富度相同吗?(2)制订计划:包括步骤、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备注等。(3)实施计划①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②取样:选取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本,并标明取样地点、时间等。③采集: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④观察和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分类并做好记录。⑤统计和分析:设计数据收集的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4)得出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

5、富度是不同的。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高频考点一 种间关系的判断例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B【变式探究】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

6、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答案】C高频考点二 群落结构的种类及成因分析例2.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

7、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C【解析】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应是环境条件不同,A项错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温度影响群落分布,B项错误;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不同深度上光照不同,C项正确;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项错误。【变式探究】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

8、湿度、盐碱度等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