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034630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他的这一观点(  )                A.束缚了人的思想B.树立了人的尊严C.限制了人的自由D.否定了人的地位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实质上是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这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树立了人的尊严。答案B2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向

2、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新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美德即知识”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解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人要不断地进行学习,获取知识,以提高修养。答案C3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地理性思考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解析根据

3、题干材料中“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可知该思想家不仅研究人的道德,还研究人的内在灵魂,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该思想家是苏格拉底,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倡人们学习知识以追求善,并没有反映鼓励人们独立地理性思考的主张,且C项是柏拉图的观点,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4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泰格拉解析苏格拉底的主张“认识你自己”,其含义与“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相似,故选C项。答

4、案C5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理性主义B.个人主义C.怀疑主义D.人文主义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即人文主义。答案D6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

5、该故事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解析题干中财主喝了酒并说了不合适的话被判处火刑,由此可知教会推行禁欲政策;根据财主向神父行贿,神父接受贿赂,可知教会已十分腐败。由此可见,该故事意在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故选C项。答案C7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

6、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解析中世纪的西欧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故选A项。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答案A8近代西方某思想解放运动“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但并不反对宗教和上帝本身……希望自己得到某种特别保护”。该思想运动指(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B9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这一主张(  )A.实质上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否定

7、了罗马教会的权威C.肯定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D.否定了宗教信仰的价值解析既然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这就否定了教士等级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交流的中介作用,即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答案B10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通过木板画上基督和教皇两种不同的做法可以看出,这一对比讽刺了当时的教皇特权。在16世纪初,马丁·路德开启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8、,反对天主教特别是教皇的神权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是天主教教皇为敛财而采取的一种手段,C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