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华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华师大版

ID:29047109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华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华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华师大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华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华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提要一、从贫困走向小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向前跃进了一大步,由脱离贫困、解决温饱迈向小康,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变化。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居民中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中不断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中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医疗、养生、保健受到重视,文化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物质产品的丰富与居民收入的增加,使人们中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不同的

2、群体与个人表现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上的差异,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个性化,提前消费、休闲生活等也正在成为新的时尚。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掌握 改革开放前后,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结合调查纵横比较预先调查亲邻好友近20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通过数字、票证、图片、影象等历史资源,体会改革开放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探索理解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爱党与时俱进 小康生活的来临与祖国的日益强盛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突飞猛进,这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成果能者发展

3、适者生存 改革就业制度,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和人才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人的潜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民众的基本生活,有利于民生安定、社会团结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改革就业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109页“导入 框”内容,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A.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B.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4、:从旧的“四大件”发展到新的“四大件”,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象俗话所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安排学生阅读,要求作出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衣食住行的变迁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改革以前人们衣着有什么特点?(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很单调,而且要凭“布票”购买衣服。)2现在你和你的亲朋乡邻怎样使用服饰?(不仅用来遮羞御寒,而且可以展示个性、显示风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2003年‘走进历史’展览会”上见过的《计划经济时代里的票证》,联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

5、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内容,说明那时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年份甚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1现在大家“吃”的怎样?(不但能够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2根据110页“动脑筋”:怎样看待今昔饭桌上的野菜、粗粮?(过去用来充饥果腹,往往因为吃的太多而产生副作用——水肿、胃痛等;现在是用来搭配营养、调节口味的,属于时髦的“绿色食品”,有益健康。)3指导学生观看110页插图,运用小字部分提供的数字和自己小组调查来的材料,通过“对白”形式,表演今昔住房的变化。(设置场景为“调查时

6、的书房”,一位扮演爷爷或奶奶,另几位扮演今天的孙子或孙女。鼓励学生自拟对白,临场发挥。教师注意调节下岗职工或其他“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情绪,防止盲目攀比。)4根据111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A.    现在城市里为什么常出现“塞车”现象?B.    (机动车辆猛增,道路却依然狭窄等。)B.你认为如何解决为好?C.    (尽量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也可减轻环境污染。尽量兴建、改扩建城乡道路,加强交通管理。加紧研制“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工具”,发展新的交通方式等。)·指导学生完成112页“练一练”:应选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7、             就业和社会保障·指导学生联系25页内容,回顾“左”倾错误泛滥的种种表现,强调那是严重失误,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恶劣影响。后来经过调整,虽然有所纠正,但是“吃大锅饭”等“左”的根子没有挖掉,才导致后来“文革”十年浩劫,造成更大损失。中国要想突破“左”的束缚,就必须鼓励那些好的企业兼并那些应该淘汰的企业。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企业被淘汰了,职工怎么办?也就是说,用人用工制度该怎样改革?出现了那些新情况、新名词?(企业的破产、兼并、重组;职工的下岗、待业、培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