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ID:29048993

大小:3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6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跟踪强化训练1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跟踪强化训练(十四)一、选择题1.(2017·衡水期末考试)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E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B.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外流C.NE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属于反馈调节D.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实现了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解析] 据题干信息,NE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参与体液调节,该物

2、质还可以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参与神经调节;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突触前膜分泌NE,而NE反过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该物质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NE为化学信号,NE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产生电信号,实现了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答案] B2.(2017·江西高三联考)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

3、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若A为下丘脑,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解析] 胰岛A细胞能感受低血糖刺激,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均代表传出神经;若A为下丘脑,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和产生渴觉;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

4、记忆细胞的形成。[答案] D3.(2017·北京顺义期末)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球状或杯状。此结构不能完成(  )A.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B.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C.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的定向运动[解析] 突触小体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发生在突触后膜。[答案] C4.(2017·合肥高三质检)哺乳动物处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变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D.下丘脑冷觉感受器

5、兴奋性增强[解析]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减少,体内水通过汗液散失的少,细胞内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散热减少;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黏膜等部位。[答案] C5.(2017·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的参与C.婴儿尿床,说明婴儿脊髓骶

6、部的排尿中枢还没发育完整D.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为主动运输[解析] 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神经元之间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即组织液,再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的参与;婴儿尿床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和排尿反射的低经神经中枢的联系还没建立,能正常排尿说明脊髓骶部的神经中枢是发育完好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是被动运输。[答案] B6.(2017·潍坊市高三期末)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

7、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 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兴奋的传递依赖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且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神经递

8、质有抑制性和兴奋性,故突触后神经元不一定产生动作电位。[答案] C7.(2017·武汉名校联考)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