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

ID:29063998

大小:2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_第1页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_第2页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_第3页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主加餐训练(一)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基础强化练 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强化练 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名师指导]————————————————————————————————————————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规律的大气运动,包括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有规律的大气运动。这部分重难点内容在高考中主要是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或现实问题;根据等压线形式判断风向、风力的大小等。突破这些难点关键是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及近地面和高空高低气压的变化;能够根据等压线形式分析出某点所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右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高度上的气

2、压分布。读图完成1~2题。1.该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是(  )2.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只考虑大小)的是(  )解析:1.C 2.D 第1题,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受热地点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结合图中的高度和气压可以判断,丙地为近地面受热地点,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甲地为近地面受冷地点,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则近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丙地,高空空气由丁处流向乙处。第2题,读图可知,随着高度的增加,两地在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先减小,后增大,而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因此在垂直方向上,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先减小后增大。下图为某湖泊(阴影部分)示意图,读

3、图完成3~4题。3.下列各图示意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剖面,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是(  )A.甲、乙        B.丙、丁C.甲、丙D.乙、丁4.度假村建在湖泊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主要原因是(  )A.湖区晴天多,光照充足B.湖区昼夜风小C.湖区温差大D.湖区湿度大,空气清新解析:3.B 4.D 第3题,湖泊与周边陆地的热力性质存在差异,昼夜变化会导致热力环流方向也发生变化。白天,湖泊气温较周边陆地低,湖泊上空气流下沉,周边陆地气流上升,丁正确;夜晚,湖泊降温慢,气温较周边陆地高,湖泊上空气流受热上升,周边陆地气流下沉,丙正确。第4题,湖区受水体的影响,温差较小,湿度较大,空气清新。下

4、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5~6题。5.关于图示气压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值高于乙地B.乙地气压值高于丙地C.丙为低气压中心D.丁为高气压中心6.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解析:5.D 6.A 第5题,由图示可知甲地气压介于1012~1016hPa之间,乙地气压为1024hPa,甲地气压值低于乙地;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丙和丁气压都大于1024hPa,为高压中心;乙地气压为1024hPa,低于丙地气压。第6题,图中甲地

5、等压线较稀疏,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7~8题。7.若图为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④或⑤B.③或④C.⑥或⑦D.⑤或⑥8.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③或⑦B.①或⑧C.⑦或⑧D.②或③解析:7.B 8.A 第7题,判断风向一般情况下,第一步找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

6、线;第二步看所在半球,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第三步看位于高空还是近地面,高空要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要偏转30°~45°的夹角。本图为北半球,P1>P2,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P1指向P2,向右偏转,若位于高空则是③,若位于近地面则是④。第8题,根据题干分析,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因该图可能是南半球,也可能是北半球,则O点的风向为③或⑦。下图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甲图是14时,乙图是20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9~10题。9.甲图中M点的数值,可能是(  )A.1003或1007B.1005或1009C.1007或1009D.1009或101110.从14时至20时,

7、有关a、b、c、d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A.a地偏北风,风力变小B.b地偏南风,风力变大C.c地偏北风,风力变小D.d地偏南风,风力变小解析:9.B 10.D 第9题,由图可知,M处外围等值线数值可能为1006或1008,相邻两条等压线的等压距为2hPa,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M处的数值可能大于1004小于1006,也可能大于1008小于1010。第10题,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