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新人教版

ID:29065857

大小:9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语文上册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彩开篇词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今天,和平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球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世界人民期盼着和平。但和平需要创造,和平需要保卫。真正崇尚和平,切实停止冲突,人民才能安宁,新世纪才能成为和平世纪。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出自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之手。她借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的悼念活动,表达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学习目标1.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2.正确理解正文之前的引文的作用以及所表达的内容。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课文“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教学过程一、

2、新课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竟连喊着“爸爸妈妈”的无辜孩子也要斩尽杀绝。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是灭绝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大声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聂华苓(líng)杀戮(lù)屹(yì)立荒谬(miù)明赫白(hè)执著(zhuó)纳粹(cuì)簿(b

3、ù)子恍惚(huǎnghū)蜿蜒(wānyán)缭绕(liáorào)憧憬(chōngjǐng)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纳粹:德语Nazi的音译,即德国国家社会党,这里指以希特勒为头子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德国侵略军。朝圣: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肃穆:严肃而庄重。健忘:忘性重,记不住。3.了解作者。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沧

4、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融传统于现代,融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4.背景链接。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沉重,感受到人民悲哀和愿望。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

5、,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交流点拨】(1)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交流点拨】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文本探究1.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交流点拨】萨特的话是全文的引子,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从萨特的话里又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越过国界。2.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交流点拨】甲生: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七千多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

6、,被残杀者临死前的哀号仿佛就在我们耳畔回响。大屠杀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乙生: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塞尔维亚人民毫不畏惧,纳粹要一位老师合作,但那位老师却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这位老师不做叛徒,大义凛然,所以萨特回忆起这样的人民,又说记忆是“美丽的”。丙生: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在临死之前,还不忘向自己的亲人表达自己强烈的爱的愿望,没有一个人被死亡吓到,没有一个人向刽子手乞怜,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所以萨特想到他们,也觉得记忆是“美丽”的。3.怎样体会迪桑卡的诗句及放在文中的意

7、义?【交流点拨】这些诗句歌唱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很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的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强烈控诉。4.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交流点拨】从选材上可以探究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西德作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

8、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那个日本人跟日本极右势力相比,还算好的,他还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辩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了那个日本人狡辩的要害。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就说“日本人”,也表明了对他的鄙弃。作者写许多人走过去与西德作家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