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096174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1页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2页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3页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2)【考纲课标解读】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古代的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突破】1.我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首先,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的,是长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如形成并成熟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一耙一耢一压一锄”防旱保墒耕作体系,形成于宋代的南方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就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反映了我

2、国人民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其次,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他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会,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第三,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产生还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我国自战国以来,精耕细作农业也进入了成型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商品交换的发展突破了井田制的樊篱。从此农民土地私有,可以买卖。自耕农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人身相对自由,经营比较自主。地主则主要采取租佃制方式经营,而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要比份地制下劳动者对地主的依附轻些,因此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西欧中世纪农奴为高。但在多子继承、土地可以买卖和兼并等条件下,他们的经营规

3、模狭小,生产条件不稳定。这样,中国古代农民就有必要、有可能,而且也愿意用多投劳动、精细耕作的方法,争取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归根结底要靠人,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正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的。同时,由于个体农民经济力量薄弱,他们的生产条件不稳定,经常受土地兼并和地主夺佃增租的威胁,扩大生产规模是很难的,一般只能在小块土地上,用多投劳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问题。另外,我国古代经济制度有其特有的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再生能力,从唐宋迄明清,正是地主经济制的自我调整,使

4、小农进行生产的条件获得某种改善,从而使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精耕细作农业继续获得发展。这也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第四,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以人多地少为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人多地少”这种情况迫使人们致力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单位产量。到了清代,地主制经济制度的调整导致农业生产的高涨,这就为人口的激增提供了物质基础或现实可能性(当时人口的增长还与安定的政治局面和“摊丁人亩”、“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政策有关)。2.自然经济的结构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影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也是全部封建的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

5、而坚实的基础.小农经济下,农民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09山东)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2.【小农经济的特点】(09年山东)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

6、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3.【小农经济的局限】(09年山东)“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艰难脆弱4.【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09年山东)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D.中国古代的

7、铁犁牛耕技术发达5.【自然经济的特点】(09年山东)宋代诗人范大成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描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C.商品经济的发达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6.【认识小农经济】(09年山东)《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