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096183

大小:18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1页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2页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3页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4页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纲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拓展: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经济活动本质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部分组成;生产力含义: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包括三大要素人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工具;自然界;举例:铁犁牛耕;蒸汽机的运用;电力的应用;生产关系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三大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分配形式;举例: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

2、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后来,出现了新的松土工具叫耒耜;2、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原因是价格昂贵;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4、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后来改进为二牛一人和安装了犁壁)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6、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我国的耕犁相当完善。【当场消化1】出土文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

3、信息。对下列文物图片解读正确的有()图一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图二春秋时期的铁器图三战国时期的铁农具①春秋战国时已经使用铁农具②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广③春秋战国时耕作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④春秋战国时冶铸业获得划时代的发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当场消化2】右图中能获得历史典型信息是()A.集体劳动B.农作物以水稻为主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D.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技术【当场消化3】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右图中扶犁的应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当场

4、消化4】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适应范围广的特点D.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完善规律认识:生产工具变化本质上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当场消化5】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的趋势是()A.石器——青铜器——铁器B.青铜器——石器——铁器C.铁器——石器——青铜器D.石器——铁器——青铜器二、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具体三种形式:

5、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当场消化6】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地主土地私有制B.贵族土地私有制C.君主土地私有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重点:(一)、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原因(1)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2)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频繁(3)各国的税制改革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当场消化7】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主要途径是()A.水利工程的兴建B.各国诸侯实行变法运动C.私田的大量开垦D.铁犁牛耕的逐步使用(二)形成时间:春秋战国(三)形成经过:

6、(1)春秋时期:鲁国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要按亩交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2)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四)评价(1)积极: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土地,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2)危害: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解决办法】北魏至唐朝——推行均田制,政府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数量缴纳赋税;【当场消化8】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

7、,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的信息是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垦荒面积扩大D.生产关系变革,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形成原因:(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2)封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特点:材料呈现:“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1)男耕女织(2)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性)材料呈现:“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3)自给自足(封闭性)(4)脆弱性4、地位:我国封建社会农

8、业生产的基本模式5、影响:(1)积极: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成为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2)消极:十分脆弱,容易破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民族性格:形成了内敛、保守和封闭的民族性格(4)生态环境:对土地的过度开垦,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4)长远: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6、破产: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7、认识: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