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096470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1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2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3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4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2(人教版必修2)庖丁巧解牛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1.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发展较快。3.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1)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资金技术雄厚,生产规模大,主要生产军用品和奢侈品,产品多非常精美。(2)民营手工业:私人经营,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3)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进入市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2、的特征(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主要指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新的行业;有的则是在原有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部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如在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不断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为采矿、冶炼、铸造等部门。另外,原有手工业部门的创立与发展往往带动其他部

3、门的出现与发展。如冶铁业的兴起,使农业制造和兵器制造应运而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如冶铁业的发展,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冶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炉温;北宋以后用焦炭作燃料。同时,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土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冶铁业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3)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原始社会晚期只能是简单协作的生产;奴隶社会规模有所扩大,已初步出现劳动分工,生产效率提高;封建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分工更加细密;到了明代中后期,江

4、南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采用雇佣劳动,分工细致,进行扩大再生产,如矿冶、纺织、制瓷等部门,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吸收了大量雇佣劳动者。(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一方面,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清时代,官营手工业衰落,民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一些手工业作坊扩大为工场手工业。(5)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迁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宋代以前,中国的丝织生产,繁盛于黄河流域,河北地区最为突出;南宋时期,重心南移,尤以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南京、广州等地最为有名,不论官营丝织业还是民营丝织业都是这样;明代初年,政府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官府织染局,长江流域的南直隶(今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都有设置,而以浙江最多。(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

6、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辨析比较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比较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要点提示手工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二、高超的冶金技术1.青铜器的冶炼(1)新

7、石器时代:已出现小件青铜器。(2)夏朝:能够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3)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生产规模大,生产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代表作是司母戊鼎。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因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产品趋向生活化,日常器皿数量最多,这充分说明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铸造技艺向轻便方向发展,文饰简单,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装饰工艺,精美华丽。2.铁器的冶炼(1)春秋晚期:铁器出现。我国在很长时期内,铁器的冶炼和炼钢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8、这也是我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人掌握生铁液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500年,生铁液态冶炼技术适合于批量生产,尤其是在研究出固态退火脱碳技术后,中国人开始能够成批地制造各类质量上乘的铁器。这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