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537427

大小:70.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1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2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3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4页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1(人教版必修2)知识梳理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1.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时期),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2.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二、高超的冶金技术1.青铜冶铸业:新石器时代晚期(时期)出现,商周时期繁荣,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进一步发展。2.冶铁业:西周晚期(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新发明水排使我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3.炼钢业:春秋晚期(时期)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提高了产量和质量。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

2、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发展历程:商代: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元代:景德镇烧制出青花瓷。明清:景德镇继青花瓷后又烧制出五彩瓷和珐琅彩。2.中国瓷器大量出口。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1.出现时间:距今五六千年前。2.西周、战国、汉唐、明清时期技术水平发展的表现。知识导学1.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三种经营形态并存的状况,贯穿于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始终。三种经营形态互为补充,共同创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辉煌。2.适当关注青铜冶

3、铸技术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及表现。3.歌诀记忆:原始瓷器商代出,技到东汉已成熟,宋代定汝哥官钧,青花景德元代烧,景德明清甲天下,五彩之后又珐琅。4.明清时期的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民营手工业在丝织领域的规模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疑难突破1.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形成和三种主要经营形态的特征及地位剖析:对于手工业的形成要从社会大分工着手。三种经济形态的特征要从各自供应的领域分析,其地位要从对我国手工业发展的作用概括。三种经营形态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手工业的形成:在我国远古时期,以

4、制陶、麻纺织为主的原始手工业是与原始农业结合在一起的。在劳作之余,中国原始先民们动手制作这些手工制品,制作的目的是满足自身日常生活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原始经济的发展,对手工制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原始手工业的地位日益重要,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生产的手工业者。这样,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生产部门。这也是继畜牧业从农业分离后的社会生产的第二次大分工。我国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的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是国家垄断的手工业,主要生产军用品和官府、宫廷用品,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

5、不计成本,在原料、技术等方面占优势,生产的产品不在市场流通。官营手工业在技术领域往往是父子相承,便于技术的延续和革新,所以官营手工业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的产品代表着各个时期的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主要是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商品生产的特点很明显,但由于受到官营手工业的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步履维艰。到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民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的联系密切,主要是家庭棉纺织业,基本是作为农业的副业而存在的,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在

6、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家庭手工业占有很大的比重。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剖析:我国古代手工业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经营形态等方面,同时这种发展还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相吻合。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纺织、酿酒等少数几个部门;奴隶社会出现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等部门。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新产生的行业,有的则是在原有行业中分化出来的新部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如纺织业中先有丝织业,后来又分

7、化出棉纺织业;棉纺织业中又分化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如战国后期制造钢剑,到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陶瓷技术不断进步等。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手工工场出现。原始社会晚期只是简单协作的生产;奴隶社会规模有所扩大,初步出现分工;到封建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分工更加细密;到了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手工业生产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四,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一方面,在漫长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地位下降

8、,民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第五,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呈相应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手工业中心也随之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