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096479

大小:2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1页
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2页
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3页
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4页
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3古代商业的发展5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一.考纲考点解读1.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⑴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⑵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⑶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人群体活跃;⑷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但控制力度日益被削弱;⑸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⑹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市场形式多样;⑺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城市商业经济发达;⑻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⑼官营商业和私营商业构成了中国古代商业的两种主要经营形态,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萎缩,后者不断发展壮大。商业始终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

2、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⑽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二.知识梳理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原始末期:偶尔以物易物。(2)商朝:职业商人和货币出现(“商人”由来)。(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商业活动为官府所控制。(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出现,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官营商业和私营商业构成中国古代商业的两种主要经营形态;各国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城市繁荣,出现大都会(临溜,邯郸)。(5)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商业发展。(6)西汉: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中外贸易发达;商业中心:长安、洛阳,出现专供贸易的“市”,官府有专职官员管理。(7)隋唐:

3、商业蓬勃发展,南北经济交往和对外贸易发达。①原因:政治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政府重视,政策开明。②表现:a.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b.市场发展:市坊分开;有严格的时间限制。c.金融货币: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d.对外贸易: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市舶使专管外贸。(8)宋元时期:进入新的高峰期。①宋代表现:a.打破市坊界限和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早市和草市;集镇兴盛,城市经济功能增强。b.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益州)。c.交换品种速增,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d.商税越来

4、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e.重视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②元代表现:a.纸币广泛流通。b.漕运、海运发达,遍设驿站。c.大都是政治、文化、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9)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表现:①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苏州等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贵金属货币白银广泛使用。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破产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也成为商品。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⑤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①宋朝前:市、坊分明,对商品交易的地点和时间有严格控制②宋朝后:市

5、分散在城中,交易活动打破地点、时间限制,不受官府监管;早市、夜市、草市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①西汉:开通海、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②唐朝:广州为外贸港口③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④元朝: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⑤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为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⑥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三.重点难点知识突破1.城市发展趋势:(1)功能:初为政治中心——政治经济功能并举(春秋战国)——专业的工商业城市(明清)(2)中国古代发达的城市带:汉唐之西北;唐宋之沿海;明清之江南。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6、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不同特色⑴特征: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②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规模扩大;③逐渐由北方内陆向南方东南沿海、沿江一带发展。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⑤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⑵城市发展的原因、影响:原因: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影响: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②对自然经济起了瓦解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③随着城市

7、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3.商帮⑴背景: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②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⑵代表:徽商,晋商。概况:以贩盐起家,盐引,发展票号,具有封建垄断性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徽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茶叶、木材、粮食典当、走出国门晋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丝绸、铁器、棉花、木材票号、走出国门徽商:①经营范围广:盐、茶、木材、粮食等行业。②经营典当等金融活动。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