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

ID:29099308

大小:10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人民版必修21.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近代服饰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发展总趋势如何?(1)原因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内因: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了物质生活的变迁。(2)变化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山装和列宁装迅速取代了象征资产阶级文明的西服和代表清朝遗物的旗袍,成为主要的服装样式。②改革开放以后,服饰逐渐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新款服饰层出不穷。(3)因素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鸦片战争后

2、,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睱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4)总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转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2.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外因①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投资于交通建设。②西方工业革命

3、的成果传入中国,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2)内因①各个时期的政府为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大都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②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推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交通业发展的原动力。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1)进步性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③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2)局限性①最初受制于列强,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4、。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4.推动近代邮电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改革开放后,我国通信事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②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③军事、政治发展的需要。(2)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通信事业的发展。②中国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通信设备的能力不断增强。③党和政府对通信事业的重视。④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需求不断增大,这是通信事业发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5.推动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受到西方

5、报业和文化的扩张,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2)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品种单一的官方报纸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3)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4)为挽救民族危机,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思想;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爱国运动的需要直接推动了大众报业的发展。                   1.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6、.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这则材料反映出(  )①人们婚俗观念的变化受西方影响 ②主张恋爱、婚姻自由的思想出现 ③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④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出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近代,上海《申报》曾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

7、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C.中西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4.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使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 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 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 ④民主实现,言路畅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人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样的,阅读获取信息途径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8、)途径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广播所占比重(%)82.964.557.918.818.714.4①在各种传媒中,互联网所占比重最大 ②新兴的网络媒介并没有削弱传统媒介的地位 ③随着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