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

ID:29099345

大小:3.1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表现项目表现人力牵引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机械牵引电车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汽车上海在1924年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建成第一艘轮船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开展,铁路建设发展迅速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民航事业起步2.新中

2、国交通发展的特点(1)发展速度较快。(2)多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重点精讲]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1)外因:①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投资于交通建设。②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2)内因:①各个时期的政府为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大都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②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推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动力。[重点精讲]近代铁路缓慢发展的原因(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制

3、。国内政局不稳,军阀混战。(2)国内顽固势力的反对。(3)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思想的阻碍。(4)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缺少资金、技术,重工业发展缓慢。(5)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名师指津]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近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代中国社会的交通近代化是由内部需求和外部引导综合作用的结果,特殊的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决定了交通近代化的曲折性、半殖民地性和不平衡性。[重点精讲]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1)进步性: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

4、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③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2)局限性:①最初受制于列强,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深化探究]探究点1 铁路运输材料一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

5、,人们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守旧人士反对使用机器动力的理由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 (1)目的:解决煤炭运输问题。理由: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2)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说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

6、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3)只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探究点2 水运与航空材料    轮船招商局         冯如制造的飞机思考(1)轮船招商局是由哪个派别创办的?它的创办有何意义?(2)冯如制造飞机对中国航空事业有何历史意义?答案 (1)洋务派创办。意义: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2)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探究点3 近代中国交通的特点及成因材料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

7、这一时期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小港码头去东北的船       小火轮船  农民推的独轮车      胶济铁路上的火车思考依据图片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 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了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的发展(1)落后的邮政通信方

8、式:驿站、民信局。(2)发展: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①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到1932年底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和电话营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