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

ID:29102139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2.内容:①农业方面:②工业方面:3.评价:①积极:②局限:4.结果:二.勃烈日涅夫改革1.目的:2.内容:①工业方面:②农业方面:3.评价:①积极:②局限: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背景:2.方针:1.请思考:赫鲁晓夫为何率先在苏联进行改革?2.你认为导致勃烈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内容:①开始阶段:②后来:3.评价:4.结果:3.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特点?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重难点解

2、析】1.斯大林体制的弊端①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②它脱离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提高和苏联经济发展。③它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忽视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到轻工业生产和消费品的供应。④斯大林和他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强行把这一模式硬搬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些都给后来的东欧剧

3、变和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2.苏联解体的原因:①一是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即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孕育着严重的社会危机;②二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即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背叛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路线,一步步把苏联引向深渊,并由他们亲手毁掉了苏共和苏联;③三是外部原因,即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巩固练习】1.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

4、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展生产力C.表明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和牛奶D.讽刺苏联的僵化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2.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苏联方面最有可能谈论的是A.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C.余粮收集制度D.粮食税制度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

5、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4.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A.成为超级大国B.增强综合国力C.增强国力和军事力量,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5.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6.57.85.74.33.6——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

6、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长期争霸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6.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A.导致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B.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C.经济改革的效果不大D.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7.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①这是由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产生的必然结果②个人能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走向③执政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着重要影响④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体制都必须讲究稳定,不能更改动A.

7、①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④8.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9.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

8、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愿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C.东欧剧变影响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10.导致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提出的口号与目标不切实际B.未能触动原有体制C.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D.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二、非选择题1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1894~1971)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