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5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5 岳麓版必修2

ID:29102742

大小:1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5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5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5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5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5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自读、1分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学习重点、难点】自读、1分钟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知识结构】斯大林模式(1924~53)勃列日湼夫改革(1964~82)列宁战时共产主义(1918~21)列宁新经济政策(1921~27)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91)赫鲁晓夫改革(1954~64)苏俄经济改革【自主学习】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P87.1+小字):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发展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

2、暴露;农业产量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契机。2、内容(P87.2+3):第一、农业改革措施:(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的自留地和牲畜;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开垦荒地,大规模地种植玉米。)第二、工业改革措施:(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3、结果(P87.4):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最终是失败的。4、失败原因(P87.5+P88.1):没有从理论上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个人的问题。二、勃烈日涅夫改革背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纠正赫鲁晓

3、夫的混乱。内容:第一、工业(P88.3):(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第二、农业(P88.4):(扩大农场和农庄自主权)结果(P88.6):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失败原因(P88.5):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个人比较保守。三、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苏联社会陷入危机。经济改革不力,转向政治领域。内容:第一、经济改革(P88.9):(由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第二、政治改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政治多元化

4、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结果((P88.9+p89.2):经济改革不力,转向政治领域,最后导致苏联的解体。失败原因(p89.1):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别离更加失调;改革宏观决策缺乏配套措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平演变”。【例题训练】1、赫氏与勃氏改革的异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目的改革时期体制的弊端纠正政策的弊端内容从入手重点在从手重点在体制没有改变政治经济体制没有改变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结果都收到一定效果都收到一定效果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没有真正触动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例如农业改革的重要

5、措施,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他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

6、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请回答:(1)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3)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原有的体制只是小修小补;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2)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围内进行,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不同点:前

7、者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后者重点在工业领域。(4)对比勃列日涅夫失败的教训,你能说说我国经济改革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吗?我国在农村的改革,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是苏中两国改革一败一成的根本原因。3.苏联改革教训: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要妥善处理好改革

8、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改革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合作探究】(1)利用年代尺解时空跨度大的问答题例1联系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04江苏]19451918198219911927192919331925192119171964勃1939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