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

ID:29114020

大小:1.08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2-16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农业的起源(1)发展历程:由采集经济向_____经济发展。(2)地域差别: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_________生产为代表。(3)产业结构:以____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种植水田稻作种植业2.生产工具的革新用途工具耕作最初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器、木器、骨器等春秋战国_____和铁农具开始使用唐发明_______,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灌溉如______、筒车等牛耕曲辕犁翻车【拓展链接】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1)

2、材质变化:石、骨、木(原始时期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青铜(商周时期)——铁(春秋战国冶铁技术进步)。(2)动力变革:人力——畜力(牛耕:春秋后期出现,西汉广泛推广)——自然力(唐朝筒车的发明)。(3)制造工艺:打制——磨制——冶炼、铸造。3.水利设施的完善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治理黄河以及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如________。4.生产方式(1)商周时期:千耦其耘。①原因:商周时期,农具原始。②特点:多采用大规模_________方式进行生产。坎儿井简单协作(2)春秋时期:小农经济

3、产生。①原因:生产工具和__________的进步以及_________的出现。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___________”自给自足。③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耕作技术私有土地男耕女织【误区提示】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能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但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1.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_

4、_______。(2)奴隶社会:井田制。①出现: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②性质:以国有为名的_______________。③内容: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______”是村社成员的份田。④瓦解:______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公有制贵族土地所有制私田春秋(3)封建社会:实行土地私有制。①确立:战国时期,_________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②形式:君主私有土地、______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③发展ɑ.宋初“__________”

5、、“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加激烈。b.明清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__________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④后果: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_______”“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商鞅变法地主田制不立土地买卖均田【误区提示】关于均田制的两点提示均田制并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它是指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配给农民,也分配给官僚地主,其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统治。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这

6、是封建社会不可改变的规律,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必然被破坏。2.经营方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______关系。(2)发展①战国时期已经产生。②宋代日益普遍化,________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③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3)影响①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租佃租佃经营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

7、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朝代表现特征孙吴、东晋、南朝时期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像建康这样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江南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一、中国古代的农业发

8、展史料一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13个省区。——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史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NC081,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1.根据史料一指出汉代农业的特点。【提示】铁农具广泛使用;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