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

ID:31425864

大小:1.07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9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师用书岳麓版单元概览时期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内容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手工业出现三种经营形态,商业打破官府垄断小农经济继续发展,丝织业发达,“重农抑商”政策强化出现曲辕犁;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继续发展;城市布局严整农业、手工业发达,制瓷业大放异彩,城市商业繁荣农耕经济高

2、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主旨中国古代经济是农耕经济,农业占主导,手工业、商业是其有效补充。明清时期,传统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萌芽第12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考点1

3、发达的古代农业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2)地域差别:南稻北粟,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3)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4、(4)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2.从耒耜到曲辕犁(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2)春秋战国: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3)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4)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5)灌溉工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

5、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1)上古时代:大禹治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2)春秋战国:生产力的提高,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3)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4)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

6、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5)经验总结: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个体农耕①产生原因: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②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③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轻巧识记]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结构图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

7、变(1)井田制①出现: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②特点: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实际上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③瓦解:春秋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2)土地私有制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②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③影响:导致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误区警示]       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土地

8、所有制均田制是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给农民,其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维护统治,并不否定或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社会现实。2.租佃经营(1)原因: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2)产生: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了。(3)发展:北宋时期

9、,租佃经营有了较大发展。(4)普及: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租佃制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4)政府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