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

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

ID:29129450

大小:5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16

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_第1页
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_第2页
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_第3页
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_第4页
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轻工大学章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武汉轻工大学章程(征求意见稿)序言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一所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1980年组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2000年和2003年原武汉交通卫生学校和原湖北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先后整体并入。学校曾先后改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和武汉工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

2、名、轻工食品类优势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明确学校的法律地位,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办学行为,实现依法治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名称为武汉轻工大学,简称为轻工大;英文名称为WuhanPolytechnic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WHPU。第三条学校法定住所地为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

3、8号,设有常青花园校区、金银湖校区。第四条学校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归口湖北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第五条学校为国家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第二章举办者与学校第六条学校的办学活动接受举办者的领导和监督,举办者支持学校依照法律和本章程自主办学,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第七条举办者的权利:(一)依法管理学校办学行为;(二)任命学校校长和其他必须由举办者任命的人员;(三)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组织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四)审查批准

4、学校需要举办者审批的事项;(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八条举办者的义务:(一)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二)提供办学资金,保证学校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三)维护学校利益,支持与引导学校发展;(四)受理学校需要举办者审批的事项,及时予以办理;(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九条学校的权利:(一)自主制订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二)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订招生方案,调整招生比例,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三)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

5、活动;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惩,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四)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五)依法与境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文化机构之间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六)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自主聘任、管理教职工,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原则;(七)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举办者

6、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自有的设施和经费,兴办科技产业,转让专利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依法接受捐赠,对受捐赠财产依法管理和使用;(八)依法收取学费及有关费用;(九)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十条学校的义务:(一)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二)遵守学校章程;(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接受举办者的监督和指导,执行举办者的教育教学标准;(四)维护受教育者、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国家和湖北省的人事分配政策,保障教职工收入合理有序增长;(五)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或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7、(六)遵守国家收费规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七)完善学校内部监督机制,实行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八)承担高等学校功能职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三章学校功能与教育形式第十一条学校坚持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十二条学校依法保障学术自由,积极组织和鼓励师生员工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促进知识创新和技

8、术创新。第十三条学校通过联合设立组织机构、共建科学研究基地、开展合作办学、合作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促进协同创新。学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第十四条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促进国家和区域文化事业的繁荣和进步。第十五条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完善与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组织和机构交流与合作的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