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ID:29132918

大小:3.88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才之路·物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章章末小结第二章规律方法2触及高考3考题探析4临场练兵5知识结构1知识结构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方法一、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思路1.分析物体的运动问题,要养成画运动草图的习惯,主要有两种草图;一是v-t或s-t图象;二是运动轨迹。这样将加深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弄清物体在每段上的运动规律。如果全过程不是匀变速运动,但只要每一小段做匀变速运动,也可以在每小段上运用匀变速公

2、式求解,前后段以速度v相连。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4.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公式的比较二、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有多种方法,除了直接套用基本公式求解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具体如下:方法分析说明比例法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推论法匀变速直线运动问

3、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两种图象的意义及应用1.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用代数式进行描述,也可以用图象的形式来描述。研究运动图象要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它的物理意义:(1)从图象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2)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3)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4)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5)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如图1、2和下表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与v-t图象中的比较。x-t图v-t图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

4、表示速度v)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置为x0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此时刻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置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此时刻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同⑥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x1⑥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D.两

5、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解析: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不表示质点运动的轨迹,所以A错,由x-t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B选项正确;v-t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位移大于物体3的位移,所以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故C选项正确;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运动,而t4时刻物体4还一直向前运动,所以D错。答案:BC四、追及、相遇问题1.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

6、草图得到。(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常见的情况(1)物体A追上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则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2)物体A追赶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必有xA-xB=x0,且vA≤vB3.解答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2)相对运动法巧妙地选取参考系,然后找两物体

7、的运动关系。(3)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4)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点评:物理分析法解题快,函数法解题步骤清晰,易于表达,而图象法不但能找到极值点,还能找到相遇点,能得出当两物体相距最远时的时间t、速度v,同时能得出当两物体相遇时用的时间为2t、速度达到2v。触及高考运动学是动力学的基础,在每年的高考中或者单独命题或者渗透在动力学问题中,对运动学的

8、概念和规律进行考查。在新课标能力立意的原则下,与实际生活和生产密切结合的问题,考查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应多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