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ID:29141445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流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强弱及单位;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动手操作,学会使用电流表,感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教具准备手电筒、玩具小汽车、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电流的产生和电流的方向,那么电流有大小吗?怎样测量电流的大小?二、合作探究1.电流的强弱[演示实验]先将小灯泡接在一节

2、干电池两端,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再将同一小灯泡接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的正、负极间,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让学生回答问题:3(1)实验中灯泡都能发光,说明什么?(2)哪次灯泡亮些,又说明什么?[生]灯泡都能发光,说明灯泡中有电流;[生]第二次灯泡亮些,说明灯泡中电流比第一次强些。[师]这个实验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有强有弱,那么电流的强弱用什么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电流,用“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师]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

3、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安培的意义是:1秒的时间里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仑。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师]电流还有其他单位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P45:“电流的强弱”,并回答下列问题:(1)电流的单位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符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A=________mA,1mA=________μA2.电流的测量[师]电流有强弱,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后回答:[生]

4、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师]观察桌面上的电流表,并将观察结果讲述给同桌听听。[生](1)电流表面板上标有“A”;(2)电流表面板上有两组数字,分别是“0~3”和“0~0.6”;(3)表下面有三个接线柱,左端标有“-”的黑色接线柱,中间标有“0.6”的红色接线柱和右端标有“3”的接线柱。[师](1)电流表面板上标有“A”,表示这是电流表,它的计数单位是A;(2)电流表面板上有两组数字,分别是“0~3”和“0~0.6”,表示这种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0~3A”和“0~0.6A”;量程为“0~3A”时,1大格表示1A,1小格表示0.1A,

5、量程为“0~0.6A”时,1大格表示0.2A,1小格表示0.02A。(3)表下面有三个接线柱,左端标有“-”的黑色接线柱,中间标有“0.6”的红色接线柱和右端标有“3”的接线柱,接“-”和“0.6”两个接线柱时,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接“-”和“3”两个接线柱时,电流表的量程是“0~3A”。[师]我们认识了电流表,那么怎样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学生看书P46,并简述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③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如果不能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时,可以

6、用试触法解决;④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因为这样电流非常大,很容易损坏电流表和电源。[师]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生]读数时,要看清两点:所选量程和指针位置。即看清所选量程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的电流值;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生]记录的数字后面要带上单位。[学生活动]阅读P47“科学世界”,了解“生物电”。三、课堂小结1.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电流。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2.测量电路中电流要用到电流表。3.3正确使用电流表: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

7、柱流出来;③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因为这样电流非常大,很容易损坏电流表和电源。4.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四、安排作业教材P48 1~4题板书设计第4节 电流的测量电流的强弱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由学生体验,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足之处课堂学生训练不足再教设计增加适量的训练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