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

ID:29151518

大小:3.10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2-17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景资料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苏轼有关月的诗句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⒊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⒋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张继《枫桥夜泊》题解及写作背景:题解: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写作背景:序言中,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画等都有很高成就,

3、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派。但苏轼在仕途上却几经浮沉,不能得志,多次被贬。然而此人生性豁达、乐观,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点便足以令人敬服。文体知识:1、词:又叫长短句,也有的又叫“曲子词”、“乐府”等。词是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

4、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阙(片)以上的。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2、小序:是交待了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quèqióngqǐchánjuānshēngbǐngchén二、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绮户:无眠:何似:何事:婵娟:持;端着。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比得上。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为什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把酒:宫阙:归去:琼楼玉宇:不胜:弄清影:何似:端起酒杯。宫殿。回到天上指想象中的

6、宫殿。经不住。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哪比得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不应:何事:别时圆:此事:

7、千里:共婵娟: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该。为什么。在人们分别时圆。指人的“欢”和“合”和相隔千里的人。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水调歌

8、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作用: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意思:中秋之夜,我高兴地喝酒到了天明,喝得大醉,于是做了这首词,同时表达对弟弟的怀念。小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