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

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

ID:29173650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_第1页
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_第2页
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_第3页
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_第4页
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一语文上阶段性练习苏教版命题:马小春(06/10)一、积累运用(29分)(一)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人们半luǒ着身子,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涌,汹涌tuān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qiàng得嘶嘶地直cuǎn粗气。(1)(2)(3)(4)2、默写。(7分)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  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写出苏轼《浣溪沙》中描写春天雨景的词句,,。3、写出两句描写夏季景色的古诗句。(4分),。,。4、你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哪个人物形象你最受感动?并说说理由。(4分)文学作品名称人物理由  (二)运用。5、校园视点。针对校园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诸

2、如不节约用水、浪费粮食、语言不文明、破坏桌凳、乱丢纸屑等现象拟写两条广告语。(4分)(1)(2)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6分)  (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   (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随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直往下垂,我也不知

3、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  二、阅读理解(35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9题。  你(指文学)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讲述人人都

4、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  (选自《为你打开一扇门》)  7、上文从哪两方面展现了文学的什么作用?(4分)  8、根据上文内容,模仿划线的句子的样式,续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原句)。(4分)  9、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各举一个例子,具体说明文中的两种人对你的影响。(要求写出作品的名称和人物的名字及对你的影响)(4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0-13题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

5、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

6、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10、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3分)  11、古人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

7、的语言,作一简单描绘。(2分)  12、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3、文章结束给人以没完卷的感觉,根据文意,用一二句话补写一个结尾。(4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4-19题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遽3契其舟,曰:“4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5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6惑乎!14、解释文中加线的字。(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