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

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

ID:29175459

大小:45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7

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_第1页
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_第2页
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_第3页
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_第4页
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常识专题训练 辩证的唯物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常识专题训练辩证的唯物论http://www.DearEDU.com常考考点: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1、(2004年江苏卷)“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2004年湘鄂川渝卷)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B)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

2、性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3、(2004年两广卷)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表明(B)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4、(06·江苏政治卷·26)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B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04·广东政治卷·17)为了发展生产、改

3、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表明B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05·天津卷34.)盆景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树木,在人的精心雕琢下,或雄奇遒劲,或苍茫蓊蔚,或空灵娟逸,或潇闲秀雅……这说明制作盆景重在 DA.野趣天成,崇尚自然B.直中求曲,师法造化C.削繁就简,动静和谐D.顺势而为,因材

4、施艺(05·江苏卷15).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D)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05·江苏卷1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B)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2003年江苏卷·论述)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7分)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

5、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运用哲学常识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

6、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3)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析〗:本题以热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四个目标即“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为设题背景,考查的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紧紧抓住设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因,运用哲理进行分析思考:从“自然”这一角度,我们要联想到“自然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从“人”这一角度,我们要联想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再综合思考:运用“客观规律性

7、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因。在实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材料中叙述的事实引出观点,再运用哲理观点统帅材料,将材料和观点糅合为一体,让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避免出现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的现象。常考考点: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