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

ID:29175517

大小:1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1页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2页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3页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第17~18课(B卷)人教实验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采取的反革命策略是A.亲美卖国B.国共合作C.和平建国D.“假和平、真内战”2.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A.讨论停战问题B.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C.商谈国内真正和平D.召开政协会议3.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作用是A.夺取中原B.消灭国民党反动派C.解放南京D.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4.人民解放军选择中原地区作为反攻的首攻方向,其直接原因是A.那里的群众基础好B.国民

2、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C.有利于大规模运动战D.中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5.辽沈战役中,最先解放的城市是A.长春B.锦州C.沈阳D.大连6.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开始于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渡江战役的目标是A.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反攻B.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C.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国人民D.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8.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在于A.解放了北平B.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C.使华北、华东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9.三大战役按歼灭和改编敌人数量多少顺序排列应是A.辽沈、淮海、平津B.

3、淮海、平津、辽沈C.平津、辽沈、淮海D.淮海、辽沈、平津10.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A.清政府灭亡B.北洋军阀覆灭C.抗日战争胜利D.国民党统治垮台二、能力培养(共4分)11.下面是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1)津巴布韦(猜一中国古都的名字)答案:(2)山东学习团(打一古代农业科技名著)答案:(3)凿壁偷光(猜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答案:(4)路灯(打一清代皇帝年号)答案:三、牛刀小试(共14分)12.(4分)请分别写出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起止的时间。13.(4分)列举解放战争时期,以和平方式取得解放的城市。14.(6分)请列举为埋葬蒋家王朝,中共在

4、军事上所做的努力。四、一试身手(共32分)识图知意:15.请回答:(1)(4分)右图中A是指什么战役?人民解放军在此战役中采取了什么战术?(2)(2分)图中B战役最关键的一次战斗攻占了哪座城市?(3)(4分)图中C战役的中心在哪里?此战役有什么重大意义?读读想想:16.(3分)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你能回答毛泽东指出的这个转折点是什么吗?17.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

5、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请回答:(1)(2分)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2)(2分)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3)(2分)对此,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18.(3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巧改对联:19.(2分)刘师亮,四川人,是30年代蜀中的幽默大师。他见国统区军阀混战,重赋苛捐,盗匪横行,民不聊生。当时流行一幅对联是“民国万岁;天下太平”他把

6、对联加以改动来揭露国统区的黑暗。请你试试看,怎样修改这幅对联,使它更具讽刺力?情景再现:20.(3分)“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陈毅《记淮海前线见闻》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绘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的情景。阅读思考:21.(5分)胜利到达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插敌人的心脏——大别山区。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

7、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十几万大军渡过黄河,使蒋介石大为震惊。他急忙调来重兵,企图把解放军消灭在黄河、运河之间的地区。刘邓大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进行了多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然后越过陇海路穿过黄泛区。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如梦方醒,发现解放军的进军方向是大别山。他急忙调兵遣将,企图阻止刘邓大军过汝河。能否抢渡汝河,关系到这次战略行动的成败。刘伯承、邓小平亲临汝河渡口指挥强渡。刘伯承说:“现在要用进攻的手段来对付敌人,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不顾一切地冲过去!”邓小平说:“我们

8、就是要用顽强的战斗风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