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理思维 巧解高考地理试题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

利用数理思维 巧解高考地理试题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

ID:29175727

大小:2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利用数理思维 巧解高考地理试题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1页
利用数理思维 巧解高考地理试题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2页
利用数理思维 巧解高考地理试题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3页
资源描述:

《利用数理思维 巧解高考地理试题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用数理思维巧解高考地理试题陆才稳高考是为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因此,试题一般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良好的区分度。地理试题则对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理解、推导或定性说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考生能使用和分析相关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与反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理跨科学和人文两大学科,地理考题对学生文、理的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下面以2006年广东地理单科高考题为例,谈谈高考地理试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一.受力分析和控制变量法例题1:(2006年广东第14题)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2、)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图1图2分析:题目中隐含着物理思维方式——控制变量法。这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建立的一种模型。设想气压梯度力不变,则在近地面,风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风向随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角,且f越大,则偏转角度越小。故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f越来越小,则偏转角度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到了高空,若不考虑摩擦力,风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风向随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如图2所示)。如此,得出风向由近地面到高空,在北半球发生顺时针偏转。又由于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即风向

3、相反,容易得出,摩擦力越小,风速越大。如此,再得出风速由近地面到高空逐渐加大。二.分析与综合法例题2:(2006年广东第23题)结合全球变暖趋势,如果只考虑洋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出现()A.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B.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C.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暖D.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分析:首先,分析题目条件及问题。题目只是考虑洋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因此,考虑欧洲和北美东部的气候变化,只需要考虑北大西洋暖流的强弱变化,即变强,则气候变暖;变弱,则气候变冷。而北大西洋暖流属于风海流,源自于西风的影响,因此,只需要考虑西风带的变化。而西风带属于气压带和风

4、带的范畴,故只要分析全球变暖形势下的全球大气环流如何变化即可。西风带处于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西风带之间,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西风带都属于动力形成的气压带,而本题要考虑热力变化所带来的对气候的影响,故应从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入手分析。再次应用控制变量法,设想地表均质、单一,地球不自转情况下的单圈环流、全球变暖,会对图3中环流产生何种影响?应用特殊值法,设赤道近地面甲处气温为30℃,极地近地面乙处气温为1℃,则甲处气温是乙处的30倍,因此而产生的气压梯度力较大。在全球变暖形势下,两地均升高1℃,则甲处气温变为31℃,乙处气温变为2℃,甲处的气温变为乙处的15.5倍

5、,因此甲、乙两地的气压梯度力减小。同理,对赤道及极地之间的高空气压梯度力也是如此。可以推导出,单圈环流变弱。再考虑地球自转,有动力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环流也会减弱,即西风减弱。如下图所示:三.数形结合法例题3:(2006年广东高考第15题)图3中反映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进步对文化扩散的空间与时间变化影响的曲线是()图3A.②和③B.①和③C.②和④D.④和①分析:图形具有直观性,如何将图形转化为文字,是数学解题中常见的问题,这与地理上的图文转化有相似之处。分析图3,可以发现左图对应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进步对文化扩散的空间变化的影响,右图对应交通

6、和信息通讯技术进步对文化扩散的时间变化的影响。先将左图文字化:①某地理事物受距离影响大,随着距离增加,区域间影响程度迅速减小,应为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落后阶段;②某地理事物受距离影响小,随着距离增加,区域间影响程度减小较慢,应为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进步阶段。再将右图文字化:③某地理事物受时间影响小,随着时间增加,信息接受者数量迅速达到某一数值后,变化不大,说明此阶段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水平较高;④某地理事物受时间影响大,随着时间增加,信息接受者数量先增长缓慢,后来才较快地达到某一数值,之后变化不大,说明此阶段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水平较低。如此,得出②和③正确。例题4

7、:(2006年广东高考第35题)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口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某科技馆(29°36'N,106°1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请完成下列问题。(1)此科技馆位于________。(填写正确项的字母)A.兰州市B.重庆市C.贵阳市D.武汉市(2)在安装日晷时,首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应

8、为_________。(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的正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