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题型点拨思路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

精讲题型点拨思路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

ID:29179119

大小:1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精讲题型点拨思路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1页
精讲题型点拨思路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2页
精讲题型点拨思路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讲题型点拨思路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讲题型点拨思路湖北朱敬华题型一:选择题例1.“绿色化学”要求从技术上、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用氨水吸收硫酸厂的尾气:B.除去硝酸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C.制硫酸铜:D.制硫酸铜:思路分析: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绿色化学要求尽可能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工业生产各个环节都争取做到净化和无污染。它要求在化工生产中充分考虑催化剂和载体的重复使用,全面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助溶剂、稳定剂等物质,拒绝使用无法替代、无法回收

2、、无法再生或不能重复使用的有明显污染的物质,努力做到没有“三废”的排放。在选项A、B、D中,每一种物质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均没有污染产生;只有选项C,2mol硫酸只能生成1mol硫酸铜,同时放出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所以选项C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答案:C题型二:填空题例2.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1)该反应在________________(设备)中进行,这种生产硫酸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2)在实际生产中,操作温度选定400~500℃,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硫酸工业选定压强通常采用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这种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解决实际工业生产问题的能力。在硫酸工业中,SO2与O2的接触氧化,常在接触室中进行,这种制硫酸的方法叫做接触法。该氧化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低温、高压有利于SO3的生成;但是温度太低,反应速率较慢;压强太高,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影响生产效率。考虑到催化剂在400~500℃时,活性最大,且在常压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所以实际生产过程在400~500℃、常

4、压下进行。答案:(1)接触室接触法(2)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小;温度过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会降低。考虑到催化剂在400~500℃时,活性最大,所以操作温度选定在400~500℃。(3)常压;在常压及400~500℃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加压会增加设备投资和能量消耗。题型三:框图题例3.在下面的框图中,固体A和B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在A、B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由D最终可制得酸E。(1)分析判断A和B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各自的化学式。(2)写出①~⑦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路分析:本题属于综合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的

5、熟练程度及分析、推断能力。分析判断A和B的方法有很多。方法一:根据“固体A和B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在A、B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可从中学所学的组成关系类似的物质中寻找,以缩小范围。A、B可能是FeS和FeS2。方法二:根据“A和B煅烧时都生成C(固体)和D(气体)”可知,在学过的物质中FeS和FeS2为满足这一条件的化合物。方法三:从淡黄色沉淀和红褐色沉淀突破:两化合物中含有共同的元素应是硫和铁,不难知道A、B分别是FeS和FeS2。答案:(1)A、B分别是FeS和FeS2。(2)①②③④⑤⑥⑦题型四:计算题例4.某设计院承担建造硫酸厂的设计

6、任务,该厂要求:①为了控制污染和提高生产效率,不再使用黄铁矿,改用固体硫为原料;②改二次送风(鼓入空气)为一次送风,即送风后使硫充分燃烧,并在下一步催化氧化时不再补充空气;③每天生产50t98%的硫酸;④送风机每天输送空气的体积为5000m3/台(标准状况)。(1)每天消耗含硫95%的固体硫多少吨?(2)理论上应安装多少台送风机?(3)固体硫充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下限为多少?思路分析:(1)设需固体硫的质量为x,由关系式法:列出比例式,解得(2)由反应原理:;;可得总反应式:则有故理论上需安装送风机的台数为:(3)硫充分燃烧后,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至少

7、要保证反应所需的氧气。设S燃烧生成二氧化硫1体积,则需消耗氧气1体积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需氧气0.5体积空气带入的氮气为体积故混合气体中(下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