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

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

ID:29180609

大小:1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1页
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2页
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3页
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4页
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衡问题的解法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衡问题的解法http://www.DearEDU.com翟军(河北省深泽中学052560)1、平行四边形定则当物体受力个数较少,或所受到的几个力的夹角为特殊角时,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处理。例1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B,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挂一质量的重物,∠CBA=30°,如图1(a)所示,g取,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A.50NB.NC.100ND.分析:如图1(b),绳子BC段对B点的拉力为T1,重物对B点的拉力为T2,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滑轮受到的绳子的作用力。由于这两个力的大小都等于m

2、g,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等于100N,方向与水平线成30°角,选C。2、正交分解法以受力物体(视为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可表述为。例2两个大小相等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可看作点电荷),质量分别为和,带电量分别为和,用绝缘线悬挂后,因静电斥力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与竖直方向成角,且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2(a)所示,若,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一定等于B.一定满足C.一定等于D.必须同时满足分析:小球受T、F、三个力作用,以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b)所示,此时只需分解T。由平衡条

3、件得所以①同理,对有②①÷②,得因为所以可见,只要,不管如何,都等于,选C。3、图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三力平衡问题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的方向变化引起力的大小变化的判断。例3如图3(a)所示,一个重为G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间的夹角β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球对挡板和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将如何变化?分析:隔离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b)所示,小球受到重力G、挡板对球的压力N1以及斜面对球的支持力N2三力作用。在挡板缓慢转动

4、过程中,可以认为小球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N1和N2的合力F始终与G等值反向。在β增大的过程中,N2的方向不变,挡板转动使得N1的方向变化。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不同状态下的矢量合成图。由图可看出,在β缓慢增大过程中,N2不断减小,而N1先减小(在N1垂直于N2,即β=90°时,N1最小)后增大。图3(b)4、相似三角形法例4一个质量为m=50kg的均匀圆柱体,放在台阶的旁边,台阶的高度h是圆柱体半径r的一半,如图4所示,柱体与台阶接触处是粗糙的。现在图中的最上方A处施一最小的力,使柱体刚好能开始以P为轴向台阶上

5、滚。求:(1)所加的最小的力;(2)台阶对柱体作用力的大小。(g取)分析:先将圆柱的重力沿AP与垂直于AP的方向分解,再作辅助线BP、AB(BP⊥AB),得△ABP,与力三角形相似,有又解得5、整体法与隔离法对于连接体问题,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例5.如图5(a)所示,小球的质量为m,置于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上,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斜面体的作用力。分析:求地面对斜面体的作用力用整体法,分析受力如图5(b)所示。用正交分解法,由系统平衡,得要求出地面对斜

6、面体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Q,须求出绳的拉力T。隔离小球分析受力,T、N、mg三力平衡,如图5(c)所示,易知解得所以6、圆的知识这种方法适用于三力平衡问题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不变,由该力方向的变化引起第三个力的大小方向变化的判断。例6.在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用A、B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处于O处,如图6(a)所示,此时α+β=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大小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增大B的读数,同时减小β角B.增大B的读数,同时增大β角C.减小B的读数,同时

7、减小β角D.减小B的读数,同时增大β角分析:结点受到测力计A的拉力TA、测力计B的拉力TB以及橡皮条P的拉力TP作用,在α角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结点仍在O处,说明橡皮条P的拉力TP不变。由三力平衡特点可知,TA与TB的合力F也不变,且与TP等值反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TA与TB的合力F,然后以结点O为圆心,TA的大小为半径作圆,如图6(b)所示。当TA绕O逆时针转动(即α角逐渐减小)时,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TB及β角均减小,故选C。7、正弦定理例7如图7(a)所示,一个重为G的小环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大圆环上,一个劲度系数

8、为k、自然长度为L(L<2R)的轻质弹簧,其一端与小环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大圆环的最高点,求小环处于一侧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图7(a)分析:小环受力分析如图7(b)所示,由于小环受力平衡,故弹簧弹力F等于G与N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