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 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

第三单元复习 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

ID:29180539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第三单元复习 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_第1页
第三单元复习 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_第2页
第三单元复习 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_第3页
第三单元复习 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复习 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复习第13~15课(A卷)人教实验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发生在A.西周时期B.秦朝时期C.汉代D.三国时期2.在西汉的都城长安城内,有被叫做“市”的地方,这是专门的A.文化区B.生活区C.商业区D.行政区3.汉代长安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都是用钢材制成的,发明这种钢材制作方法的国家是A.日本B.印度C.埃及D.中国4.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A.冒顿单于B.呼韩邪单于 C.老上单于D.郅支单于5.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A.河套地区B.河西走廊地区C.漠

2、北地区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6.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7.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A.西亚和欧洲B.日本C.朝鲜D.东南亚8.昭君出塞发生在A.汉高祖时B.汉武帝时C.汉元帝时D.汉和帝时9.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A.西域B.大秦C.安D.身毒10.新疆地区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是在A.秦B.西汉C.东汉D.西周二、能力培养(共6分)历史诊所(请指出下列各题中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11.小华问:“小明同学,你知道水排的用途吗?”小明答道:“顾名思义,是用来水利灌溉的。”诊断

3、结果:12.小华问:“小明同学,你知道汉武帝派张骞出使的地点吗?”小明答道:“是朝鲜。”诊断结果:13.小华问:“小明同学,你知道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相抗衡的事吗?”小明答道:“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诊断结果:三、牛刀小试(共10分)14.(2分)请分别写出汉代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15.(4分)想一想汉武帝时,大败北匈奴的西汉名将有哪几位?16.(4分)你能写出两汉手工业的成就吗?四、一试身手(共34分)识图知意:17.请回答:(1)(1分)下图中所示的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2)(2分)它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读读想想:18.“昭君自有

4、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请回答:(1)(2分)此诗出自何处?作者是谁?(2)(2分)这里的“胡”指的是什么?(3)(2分)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9.“西汉有一位年轻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皇帝奖励他的战功,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这位名将死时年仅20多岁,皇帝为他建造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请回答:(1)(2分)材料中提到的皇帝和年轻的名将分别是谁?(2)(3分)“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话,表明他具有什么品质?(3)(10分)阅读材料后,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300字左右。阅读思考:20.

5、(5分)王昭君出塞人们常用“沉鱼落雁,羞花闭月”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落雁”就源于王昭君,你知道她的故事吗?王昭君,名嫱,汉代南郡秭归(湖北兴山县)人。王昭君是个农家姑娘,年轻时因貌美被选入皇宫当宫女。她人品正直,入宫后因没有贿赂画师,被冷落一旁。汉元帝下令从宫女中挑选一名,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在宫里早已听到匈奴与汉和好的消息,就慨然应召,愿作和亲的使者,嫁给匈奴王。临行前,汉元帝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昭君俊美的容貌,华丽的服饰,震动了汉宫。据说,第一次见到昭君的汉元帝也大吃一惊,后悔不该把这么美丽的姑娘嫁给匈奴王,他很想留住王昭君,但又不能失信,只好

6、让她同呼韩邪单于走了。到了匈奴单于的驻地,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是带来和平安宁的王后。昭君在塞外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爱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民的爱戴。呼韩邪单于也很满意,他上书给汉元帝表示:“愿为汉朝守卫边疆,让汉天子和汉的百姓和平、幸福。”王昭君出塞后几十年间,汉和匈奴保持着和平的局面,她成为汉匈友好的使者。因此,两千多年来,“昭君出塞”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历史佳话。史学界前辈翦伯赞曾这样写诗赞扬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通过阅读上面的小故事,你能说出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吗

7、?故事大王:21.(5分)请你讲一个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小故事。并写在下面。(100字左右)五、能言善辩(共30分)22.有人认为:“汉武帝以前的皇帝软弱,对匈奴只能退让和亲。汉武帝雄才大略,敢于反击匈奴。”还有人认为:“汉武帝以前,国家贫困,对匈奴只能退让。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才能大举反击匈奴。”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C 2.C 3.D 4.A 5.D 6.B 7.A 8.C 9.A 10.B二、11.错误。水排的用途是利用水利鼓风冶铁。12.错误。西域。13.错误。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三、14.汉武帝、东汉明帝。15

8、.卫青、霍去病。16.丝织: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冶铁: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