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ID:29181139

大小:5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7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第1卷(选择题44分)一、课内基础测试[20分。每小题2分l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an)南夜缒(zhui)而出共(gong)其乏困失其所与(于)B.栖(qi)于会稽爪(zhao)牙之士若不阙(jue)秦商贾(gu)云集C.形貌(yi)丽朝服衣冠(guan)妾(qie)之美我窥(kui)镜自视D.大臣强谏(jian)没(mo)死以闻恃(chi)辇而行约车百乘(sheng)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无能为力肆其西封以乱

2、易整唯利是图B.葬死问伤送往迎来寡廉鲜耻旅进旅退C.孰视无睹暮寝而思门庭若市谤讥市朝D.必唾其面入而徐趋殊不欲食膏腴之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B.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资:储备。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D.入而徐趋,至而白谢谢:感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全都是人称代词的一组是()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③唯君图之④其继有在者乎⑤恣君之所使之⑥臣之壮也⑦吾其还也⑧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A.②④⑦⑧B.①③⑤

3、⑥C.①③⑤⑧D.①④⑤⑨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能谤(诽谤)讥于市朝②令壮者无取(同“娶”)老妇B.①臣诚(的确)知不如徐公美②孰(谁)是君也C.①令越国亦节(克制)矣②致(招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D.①靖姑无庸(用)战②欲其旅(俱)进旅退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寡人之过也②子犯请击之③至于赵之尊赵④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B.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C.两个“之”宇相同,两个“为”字

4、不同D_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D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8.下列句子中关于通假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亏损。B.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免:通“娩”,分娩。C.由是观之,王之蔽甚矣蔽:通“弊”,弊端。D.少益耆食,和于身也耆:通“嗜”,喜欢。9.下列各句中括号星的内容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组是()①晋军(于)

5、函陵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③生丈夫,(赐)二壶酒④今急而求子,(这)是寡人之过也⑤不得见(陛下)久矣,窃自恕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⑦祝日:“必勿使(我)反。”⑧自以为不如(之)⑨寡人请更(焉)⑩而不及令令(其)有功于国A.①②④B.⑥⑦⑧C.③⑤⑩D.④⑦⑨lO.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之:指助寡人谋而退吴者。B.恣君之所使之之:指长安君。C.徐公来,孰视之之:指城北徐公。D.太后盛气而揖之之:指强谏的大臣。二、课内阅读测试(12分.每小题3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14题。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娃.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日:“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责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令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日:“苟得闻子大夫之吉,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勾战说于国人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

7、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选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栖:居留,退守。B.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知道。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苟:如果。D.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问:慰问。1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①乃号令于三军日②然后乃求谋臣③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④勾践说于国人日A.两个“乃”字相同,两个“于”字

8、也相同B.硬个“乃”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C.两个“乃”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D.两个“乃”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1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谋臣与爪牙之士B.壁宴口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C.吾祖死于是D.以暴露百姓之骨于生愿14.下列对上述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攻取会稽,又准备广招贤良,共治国事.实现自己多年以来的称霸宏愿。B.文种趁越王勾践招贤之机,略有不满地谏言应在平时多供养谋士以备国家危难之用,并答应出使吴国。C.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