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

ID:29184622

大小:29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7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_第4页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3鲁科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第I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证实,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摄入足够的这种脂肪酸的前提下,适当进食脂肪并不会对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产生不良影响。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简称AA)即5,8,11,14-二十炭烯酸,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19H31COOH,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P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以下关于它的

2、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摩尔花生四烯酸最多可与4摩尔溴发生加成反应B.它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它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醇的燃烧产物对大气无污染,因此它是一种优良的燃料B.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所以它是电解质C.各种酒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都均可用于杀菌、消毒D.甲醇和乙醇有相似的气味,均可用于配制饮用酒和调味用的料酒.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

3、水、新制Cu(OH)2(加热)、浓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是()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无现象、显黄色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B.我们所吃的豆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非典”元凶冠状病毒是一种油脂.以下关于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等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有机化合物B.都可溶于水C.都是纯净物D.水

4、溶液均呈酸性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g,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g,该有机物可能是( )A.乙烯B.乙醇C.乙醛D.甲酸甲酯.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所选的试剂(括号内)中不正确的是(   )A.白酒、食醋(NaHCO3溶液)B.葡萄糖、福尔马林[新制Cu(OH)2悬浊液]C.淀粉、鸡蛋清(碘水或浓硝酸)D.食盐、纯碱(食醋).食用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对应的氨基

5、酸是谷氨酸,谷氨酸可以从下列哪种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生成(   )A.葡萄糖B.淀粉C.油脂D.蛋白质..以下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加入少量盐(如硫酸铵)的浓溶液可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聚沉,但聚沉后的蛋白质还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下列关于物质及其用途的关联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燃料B.油脂—制造肥皂C.淀粉—酿酒D.蛋白质—生产葡萄糖第Ⅱ卷(共60分)三、(本题共2小

6、题,每题6分,共12分).公元前,古埃及国王胡夫的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与草木灰合在一起。当他将羊油和草木灰用手捧出去后,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试解释其原因?.在焊接铜漆包线时,常先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除去漆层,并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再焊接。为什么要用酒精处理后再焊接?试用化学方程式来说明。四、(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2SO4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2)加热前,大试管中加入几

7、粒碎瓷片的作用是         ,导气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是为了               。(3)浓H2SO4的作用是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填“大”或“小”),有______气味。⑹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乙酸与乙醇反应得到的酯(未用饱和Na2CO3溶液承接)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中和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

8、分离出来。但他们的结果却不同:①甲得到了不溶于水的中性酯;②乙得到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③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质。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现象的原因。⑺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分离乙醇乙酯、乙醇、乙酸混合物”实验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在方框内填入所分离的有关物质的名称。乙酸乙酯乙  醇乙  酸(  a  )[ ① ]AB[②  ]CED乙酸[③]( b )五、(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A是面粉中的是要成分,C与E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