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

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

ID:29208575

大小:79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7

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_第1页
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_第2页
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_第3页
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_第4页
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RC、RL及RLC串联电路幅频和相频特性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RC,RL和RLC串联电路在不同频率的信号下的响应,在双踪示波器上同时观察电阻和电感(或电容)上输出电压幅度和相位差的变化,定量研究了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同时发现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电阻,电容以及电感的参数的选择对本实验有很大的影响,掌握了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方法,使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关键词】串联电路;RLC电路;相频特性;幅频特性1引言RC、RL和RLC串联电路是大学物理实验的设计性实验之一,在交流电路中,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是RC、RL和RLC串联电路的

2、重要性质,并在电子电路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幅频和相频特性的测量方法,观察各种参数变化,进一步了解各种参数对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影响。2实验设计原理在RC,RL,RLC串联电路中,若加在电路两端的正弦交流信号保持不变,则当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达到稳定状态时,电流(或者某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特性称为幅频特性;电压、电流之间的位相差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特性称位相频特性。2.1RC串联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令ω表示电源的圆频率,U,I,,分别表示电源电压,电路中的电流,电阻R上的电压和电容C上的有效值。表示电路电流I和电源电压U间的相位差,则:RC

3、总阻抗为:(1)其中的模为:(2)(3)为U和I之间的相位差,即(4)根据交流欧姆定律,电阻上的电压为:(5)电容上的电压为:(6)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总电压为:(7)图2为上述电压、电流(有效值)的矢量图,注:此处角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值。从(7)式中解出I,然后分别代入(5)式、(6)式得:(8)(9)2.1.1幅频特性当ω→0时,→0,→U;当ω逐渐增大时,随着逐渐增大,随着逐渐减小;当ω→∞时,→U,→0。利用这样的幅频特性,可以将电源中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分开,从而构成各种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图3幅频特性曲线2.1.2相频特性由图2和式(3)可知,输出电

4、压与输入电压U之间的相位差(=)与圆频率ω有关。当ω较小时,→;当ω很大时,→0。另外,与是互余角,,用相频特性可组成相移电路2.2.RL串联电路电路如图(4)所示。令ω表示电源的圆频率,U,I,,分别表示电源电压,电路中的电流,电阻R上的电压和电感L上的有效值。Φ表示电路电流I和电源电压U间的相位差,则:图4RL的总阻抗为:(10)其模为:(11)其辐角为:(12)(13)(14)(15)同样,将(15)中的I带入(13)和(14)可得到: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6)(17)由上面的公式可得以下RL串联电路的特性:2.2.1幅频特性当ω→0时,→U,→0;当ω逐渐增大

5、时,随着逐渐减小,随着逐渐增大;当ω→∞时,→0,→U。图5其曲线如图(5)所示。利用此幅频特性可组成滤波器。图52.2.2相频特性图6图7由式(12)和图7可知:=,当ω从0逐渐增大并趋近于∞时,相应的从0逐渐减小并趋近于。2.3RLC串联电路电路如图8所示,不同于RC和RL电路:(18)(19)图8(20)(21)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相位差(22)由式(21)得出串联电路的相频特性结论如下:(1)谐振频率当=0时,,并且=U为极大值。此时的频率f记为谐振频率,电路的这一特殊状态称为谐振态,。图9(2)当时,即,。电流的相位落后于电源电压,整个电路呈电感性。随着ω的较

6、小,趋于;(3)当时,即,。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源电压,整个电路呈电容性。随着ω的减小,趋于。图9为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测量相位用双踪示波法比较方便。3实验设计方案3.1幅频特性测量3.1.1RC串联电路图10RLC实验装置连接仪器(要注意示波器的探测线,函数发生器的信号线与电路的连接,在测量时注意公共地点的选取);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峰峰值电压U=1Vpp,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在f=10K~100K之间,实验中R=1KΩ,C=4700Pf,取10个不同的频率点,用示波器分别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峰峰值电压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1.2RL串联电路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

7、峰峰值电压U=1Vpp,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在f=100~3000之间,实验中R=40Ω,L=1mH,取10个不同的频率点,用示波器分别测量电阻和电感的峰峰值电压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2.3RLC串联电路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峰峰值电压U=1Vpp,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在f=45K~100K之间,实验中R=1KΩ,L=1mH,C=4700pF,取10个不同的频率点,用示波器分别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峰峰值电压,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在圆频率附近可取5个点,便于画波形图。3.2相频特性测量在进行三个电路波形的测量时,将CH1和CH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