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

ID:29213813

大小:1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 9.5垂直 教案 青岛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5垂直一、教与学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2.会用三角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培养学生掌握画图的基本技能.二、教与学重点难点: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有关性质。垂线的意义、性质和画法三、教与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与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几何画板)教师演示自制教具,要求学生观察当一根木条绕着另一根木条旋转时的变化情况,并回答下列问题,如图11.两直线相交,有几组分别相等的角?ABCDO图12.当一个角等于90°时,其他三个角有什么变化?可能产生四个相等的角吗

2、?图1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二)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1)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例子(2)结合课本第16页内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线、垂直的定义。(3)请同学们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做垂线.(4)如图2经过直线AB外一点P,画直线与已知直线AB垂直,(且讨论这样的直线有几条。)(5)如图3设这一点在直线AB上,重作上述过程。ABPABP图2图3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个性化设计温馨提示:①如图2,直线AB和CD相交,交点为O,∠BOC=90°,记为AB⊥CD,垂足为点O。“AB⊥CD”读作“AB垂直于CD”或“CD垂直于AB”。②两条直线AB⊥CD,垂足为点O,则∠AOC=∠AOD=∠BOC=∠BOD=90°,在垂直的定义中要强调只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不必说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其它三个直角都可推出来.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指两条直线而言.因此,说到垂线,一定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④定义具有双重性,既是判定垂直的定理,也是垂直的性质定理,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如图1.因为 AB⊥CD于O,(已知)所以∠AOC =9

4、0°.(垂直定义或垂直性质)因为 ∠AOC=90°,(已知)所以 AB⊥CD于O.(垂直定义或垂直的判定))2.合作交流:(1)如图4,请同学们相互比试,谁能更快地过直线CD上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ABDCP图4ADBC图5(2)学生探索。如图5所示,点A与直线DC上各点的距离长短一样吗?谁最短?它具备什么条件?学生分小组测量,讨论,归纳。(3)点A到直线DC的距离与点A到点C的距离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①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3精讲点拨:例1:某村庄在如图6所示

5、的小河边,为解决村庄供水问题,需把河中的水引到村庄A处,在河岸CD的什么地方开沟,才能使沟最短?画出图来,并说明道理。小河村庄CDA图6个性化设计(三)学以致用:1如图7,体育课上怎样测量跳远成绩。跳板脚印脚印图7ABCD学校2学校的位置如图8所示,请设计出学校到两条公路的最短距离的方案,并在图上标出来,并说明理由。图8(四)达标测评:1过P点分别向角的两边作垂线.2.如图,,,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A、1条B、2条C、3条D、5条3找出图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1)         

6、  (2)个性化设计4画∠AOB=45°,在∠AOB内找一点F,过F点作OA,OB的垂线.5画∠AOB=120°,画∠AOB的平分线OE,在OE上任取一点F,过F作OA,OB的垂线6思维拓展:如图,P是∠AOB的OB边上的一点。(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试比较PH与PC,PC与CO的长短,并说明理由。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六、作业布置:1、习题9.52、反思:补充完善自己的数学成长记录,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七、教学反思:个性化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