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

ID:29252926

大小:10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诗词六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了解《诗经》反复叠唱的结构形式和一唱三叹的艺术手法。2.了解律诗、词的有关知识。3.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其所表达的感情,探究古人的思想感情。4、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诗词,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增强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思想情操。教学重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教学方法1

2、.朗读法2.点拨讨论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学习《关雎》,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

3、作诵读指导。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

4、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

5、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成果展示: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板书:听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极有层次,语约义丰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

6、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

7、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同时多媒体显示: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

8、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多媒体显示:《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