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s版

ID:29261318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五年级语文上册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要求:1、温故知新——生动的景物描写。2、学习写拟人句。3、阅读平台——《七月的天山》4、积少成多——阅读并背诵楹联。5、语文大课堂——写倡议书6、习作——写一次浏览经历。教学重难点:1、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2、写倡议书。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3、阅读并背诵楹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

2、点。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读读练习题的要求。4、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5、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1、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呢?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2、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地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3、。3、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1、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七月的天山(第1自然段)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第2~4自然段)气候。进入天山: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溪水、鱼儿。再往里走:密林。走进开山深处:花。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五、“积少成多”栏目。六、作业布置。1、阅读“语文大课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2、背诵书上楹联。3、学生分组展开调查

4、活动。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参与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学习撰写倡议书。2、引导学生依据习作题目和文字提示打开思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习作材料。3、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浏览顺序,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写下来。4、倡导学生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学习倡议书(一)课前组织开展活动。(二)活动过程:1、准备: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见到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对自身,对社会有哪些不良影响或危害?同学们组成调查小组,确定调查内容、地点、采访题目等,为调查做好准备。2、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

5、公共场所观察、记录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文明规范。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选择以下的内容进行调查,也可以自己选择调查内容。(1)在公共草坪附近观察人们是否遵守“不要践踏草地”或“不要穿越草地”的规定。(2)在街头果皮箱附近,观察人们是否遵守“把废弃物投入果皮箱”的规范。(3)在十字路口附近观察行人或车辆是否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4)调查小学生对《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中几条的遵守情况。调查时要讲文明,懂礼貌,还要注意安全。3、讨论:对调查记录数据和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4、交流:经过调查

6、、采访,每个同学都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写一份“争做文明公民”的倡议书。(三)学写倡议书。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2、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倡议书写给谁,写些什么内容?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二、习作练习。(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回忆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1)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了解到文章亲言之有序。那这篇习作,如何达到这一点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吧!(2)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

7、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3)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吗?2、现在,我们细细地回忆一下,当时流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3、讨论。如果一次浏览去了五六个景点是,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有以下几点建议:1、描写景物的色彩。2、描写景物的形状。(四)通过回忆,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和写法。(五)学生自主习作。三、作业布置。1、继续完成习作。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