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

ID:44413690

大小:23.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3、阅读并背诵楹联。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教学重点: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教学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3、阅读并背诵楹联。教学重难点交流、总结

2、本单元的阅读收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现在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园”,在这里回顾旧知、学习新知、大胆实践、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读读练习题的要求。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学生开头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

3、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七月的天山(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2—4)气候进入天山: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鱼儿再往里走:密林山走进天山深处:花

4、(5)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五、“积少成多”栏目放录像:看,这是我国的著名景点岳阳楼、颐和园、大明湖、杭州的九溪十八涧。在美妙壮观的大自然面前,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绝句,其中“楹联”是最具魅力的一种表达形式,至今,在景点还能读到。出示书上楹联,学生朗读,配合画面畅谈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六、作业1、阅读《语文大课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2、给出一周时间,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活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参与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学习撰写倡议书。2、引导学生依据习作题目和文字提示打开思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习作材料。3、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游览

5、顺序,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写下来。4、倡导学生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教学过程:一、学习倡议书。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2、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倡议书给写给谁(部门),写些什么内容?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二、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阅读本单元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你是否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些美妙的文章,引领我们观赏了一幅又一幅内涵丰富的画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介绍出来,然后彼此交换阅读,从中增加见识

6、,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哪次游览印象最深?(二)回忆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了解到,文章要言之有序。那这篇习作,如何达到这一点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吧!是的,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叶圣陶爷爷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按游览顺序这样安排了文章的写作思路:金华城——罗甸——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如此这般,游览顺序一目了然,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呢?2、现在,我们细细地

7、回忆一下,当时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然后自主选择在括号里填一填。3、讨论。如果一次游览去了五六个景点,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对,在尊重游览经历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写一些景点和景物,不必面面俱到。(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在游览中,景点中的景物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这些景物可能是自然景物,也可能是一些人文景观。无管那种,只要你感觉它是这处景点的代表作,是你喜欢的,那么就应该好好观察,并在习作中抓住其特征进行具体描写。如何把景物特征写的具体形象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