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

ID:29266674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8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来证明及计算.(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亲身体会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进行有关计算及证明,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经历对图形的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通过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类比得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进一步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推导过程,并会用判定方法来证明和计算.教学难点判

2、定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探索——总结——运用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记作§2.5A)第二张(记作§2.5B)第三张(记作§2.5C)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即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同时这也是相似三角形的一种判定方法,即定义法.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Ⅱ.新课[师]在三角形中有六个元素,即三个角和三条边,要进行相似的判断,就是要看在这两个三角形中角或边需满足什么条件,两个三角形就相似,而在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也是讨论边、角关系的.下面我们

3、先回忆一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然后进行类比,好吗?[生]好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ASA,AAS,SAS,SSS,直角三角形除此之外再加HL.[师]那么,相似三角形应该如何判断呢?1.做一做.投影片(§2.5A)(1)画一个△ABC,使得∠BAC=60°,与同伴交流,你们所画的三角形相似吗?(2)与同伴合作,一人画△ABC,另一人画△A′B′C′,使得∠A和∠A′都等于给定的∠α,∠B和∠B′都等于给定的∠β,比较你们画的两个三角形,∠C与∠C′相等吗?对应边的比相等吗?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改变∠α、∠β的大小,再试一试.[师]请大家按照要求动手画图,然后进

4、行交流.[生]在(1)中,只有一对角相等,其他角和边没有确定,因此所画的三角形不相似.根据(2)中的要求画出的三角形中,∠C与∠C′相等,对应边有,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改变∠α、∠β的大小,这个结论还不变.[师]大家的结论都是如此吗?[生]是.[师]从这两个小题中,大家能得出什么?[生](1)题告诉我们,只满足一对角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从(2)中我们可知,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师]其他同学同意吗?[生]同意.[师]经过大家的探索,我们得出了判定方法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师]下面我们进行运

5、用.2.例题.投影片(§2.5B)如图,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DE∥BC.图2-12(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2)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写出三组成比例的线段.[生]解:(1)(3)△ADE∽△ABC.3.想一想在上面例题的条件下,吗?解:成立.由DE∥BC,得根据比例基本性质得,即两边同时减去1,得-1即Ⅲ.课堂练习1.随堂练习(1)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2)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解:(1)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因为是两个直角三角形,所以有一对直角相等,再加

6、上一对锐角相等,根据判定方法1,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因为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等,所以它们的四个底角都相等.因此有三对角对应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补充练习投影片(§2.5C)(1)已知△ABC与△A′B′C′中,∠B=∠B′=75°,∠C=50°,∠A′=55°,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70°和65°,你能画一个和这个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吗?[生]解:(1)在△ABC中,∵∠B=75°,∠C=50°∴∠A=55°∴∠B=∠B′,∠A=∠A′∴△ABC∽△A′B′C′(2)先任作一条

7、线段BC.分别以BC为角的顶点,作∠MBC=70°,∠NCB=65°.图4-28BM与CN相交于点A.则△ABC为与原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Ⅳ.课时小结本节课主要探索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并且利用这个判定方法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Ⅴ.课后作业习题2.61.解:在△ABC中,∠A=80°,∠B=55°∴∠C=45°∴∠A=∠D,∠C=∠E.∴△ABC∽△DFE.2.解:∵DC∥AB∴∠CDB=∠DBA,∠DCA=∠CAB.∴△CDO∽△ABO.3.解:∵AB⊥AO,DB⊥AB∴∠A=∠B=90°∵∠ACO=∠BCD∴△ACO∽△BCD∴

8、即∴A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