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321365

大小:19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材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了解有关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资料。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

2、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国内方面,“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

3、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教材第一目“经济特区的创办”,介绍了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相继于1980年和1988年成立,此后特区发展迅速,真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1)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布: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327.5平方千米、6.7平方千米和1.67平方千米区域,设置经济特区。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

4、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面积为2.5平方千米。随后,邓小平将特区经验,推向了更大的范围。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2)经济特区的性质有的人担心特区会变成旧中国的“租界地”。中央对这个问题明确表态是在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记要》明确地提出,“这些疑问是没有根据的。我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面行使我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特区是扩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

5、、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的好形式。对我国来说,特区是我们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学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学校,是为两省甚至全国训练和造就人才的基地。”(3)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教材第二目“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介绍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进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特区“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在20世纪末应运而生。(1)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

6、来了成功的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大连、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获得了经济特区的部分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教学建议,让学生找出14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并思考这些城市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5年后,中国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的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

7、济开放区。截止到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2%,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1/10,却创造了全国近30%的国内生产总值。(4)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8年至2007年3月,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27个,中部地区10个,西部地区12个)。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积极探索,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并在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200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占全

8、国4.8%,工业增长值占全国7.7%,进出口占全国14.2%,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17.2%。(5)“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外汇供应严重短缺以及市场经营经验缺乏等问题的情况下,我国政府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5个城市,颁布有关利用外资等法律法规。20世纪80年代中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