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

ID:29362339

大小:19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教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搜索: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宗旨及主要职能。3、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及影响。4、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含义、发展趋势及主要表现。5、二战后西欧走向一体化的原因、进程及意义。6、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过程及意义。7、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评价。8、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过程、宗旨、作用、影响。9、中国加入WTO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知识梳理:1、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二战后西欧实力大为削弱,美国实力急剧膨胀;美国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稳

2、定世界经济。(2)过程:1944年夏44国在布雷顿森林开会,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3)构成:1)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制度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美元每盎司黄金),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和比价;2)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4)特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双挂钩”)(5)作用:1)积极:(制度化、体系化)A、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

3、体系的建立,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B、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C、缓和了国际收支危机。D、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E、促进了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2)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6)世界贸易体系:1947年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消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二战后支撑世界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

4、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美元宣布贬值,各国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宣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附录:二战后以美国(霸主)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2)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

5、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特点、影响1)原因: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②冷战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多极化日趋发展③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加剧,一些国家或地区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④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⑤、贸易保

6、护主义抬头。⑥、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2)特点:①世界经济已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经济板块为中心的格局②集团成员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③各国经济融合程度明显增加,规模急剧扩大。④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结构发生了变化。1、性质上:政府间的带有官方性质的组织。2、组织上:一种有形的、契约的组织,有机构、准则、协定、区域。3、内容上:可行使部分主权;涉及领域广泛。4、规模上:相对较小。5、作用上:排他性。3)影响:积极的:贸易增长;分工生产专业化;贸易自由化;形成多极化。消极的:加剧世界经济失衡,如南北差距

7、、南南差距加大;排他性,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家主权的概念受到冲击。(2)欧共体到欧洲联盟(政治经济一体化)1)成立标志: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成立。2)盟约内容:①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②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③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3)欧盟性质: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4)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