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64243

大小:10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标分析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是课标的明确要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实际是气压带风带性质对气候的影响,为此我们首先要根据气压带气压高低与气流升降的关系,推出其少雨或易雨性质,再根据其分布纬度推出其气温状况;根据风带风向是是否有利水汽凝结,推出其少雨或易雨性质,再根据其纬度分布情况推出其气温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以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特征来认识单一气压带、单一风带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地区气候的形成。海陆气压中心季节变化是气压带风

2、带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作用下形成的季风气候应当予以补充,这对认识我们的气候现象非常必要。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的影响就是形成气候格局,为此必然引出气候分布模式图,它不仅是有助于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气候规律的工具(用以判断气候分布、说明气候特征和成因、规范气候名称)。但是课标并不要求全面掌握有关气候特征、成因和分布,所以我们不提出气候模式图,而只要求学生根据某地位置,对照气压带风带或季风区位置,说出其气候主要特点(冷热、干湿及季节配合),并通过比较找出对应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而对气候名称和特点及分布按了解层次要求。

3、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读限于在比较中认识其气温和降水状况,对描述气候特征不作要求,也不引出判断气候类型的主要指标和程序。本节课过多不涉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需要对某种气候特殊分布作多要素的综合分析。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充分利用规律认识分析具体气候的成因和主要特点,突出了知识的实用功能。具体分析过程相对抽象,需要紧密联系前面所学的许多知识,所以需要利用地理图标叠加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是表示气候特征的方法,读这种图的方法和步骤也需要学生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相关分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是探索规律

4、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从而改变对地理学科的错误认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法。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对气压带风带规律的集中运用,需要学生利用前面所所学的知识,而在每周两课时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知识遗忘;同时本节课涉及一些气候名称、涉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们除了给予及时的知识复习,梳理前面知识联系外,必须弱化具体气候分布、名称、特征的记忆,突出用规律分析判断的能力。三、重难点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是因为它是第二节知

5、识和能力的落脚点所在,是分析气候和天气现象的重要基础,是认识地理环境决定因素的基础。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是教学难点。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逻辑性较强,对其分析要建立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前面相关地理原理的基础上。四、教材分析首先通过列表梳理气压带风带气流方向、风向,判断其多雨与少雨特征,并根据具体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其冷热特征。这部分内容教材没有,需要梳理和补充。教材缺乏三种典型气候的具体分布图,所以我们要提供世界气候分布图,在图中标示三种典型气候的位置,让学生根据气候区对应的气压带风带说明其形成原因。不要引导学生

6、读取P42案例中的文字,而是提供不标注气候名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三种),在说明读图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让学生简要说出其气温和降水及季节变化特点,并以此与三种气候建立搭配关系,最后再阅读文字进行映证。适当复习上节课提到的季风气候。教材提及的影响气候的五大因素作一般性了解,不要展开。P43活动与主题偏离,不作探讨和研究。五、学习目标1.依据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结合某地具体位置,简要说明其气候特征和成因。2.根据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说出三种典型气候主要特征,并联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说出其大体位置。3.通过相关分析过程,让

7、学生认识到地理是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从而改变对地理学科的错误认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法。六、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案例探究法。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标要求1.复习引入:(1)绘制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两名同学上讲台上画,各画南北半球,其余学生画全球)。(2)读图2.13、2.14,回忆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高低变化,结合北京分析风向、天气的变化。画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熟悉亚洲东部和西太平洋冬、夏气压中心高低变化。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性质。

8、(1)分析气压高低与气流升降和少雨易雨间的关系。在所画气压带和风带图上标示少雨或易雨。(2)结合气压带纬度位置,简要说出气压带的天气特征。(3)根据风带的风向(高低纬方向),判断风带少雨还是易雨。在所画气压带风带图上标示少雨或易雨。(4)结合风带纬度位置,简要说出气压带的天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