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64500

大小:1.22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第2课时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点一消费心理情景诱思“80后”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他们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但又追随偶像、崇拜偶像,易受广告、海报等传媒营造的消费氛围影响,强调“感官型消费“,相当一部分人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倾向超前消费,乐做“月光族”。思考 以上

2、材料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值得研究。如何认识和评价不同的消费心理?知识归纳 四种消费心理的比较表现特点评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主

3、导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理智消费,值得提倡延伸应用1.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两个月后,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许多消费者在手机新上市的时候就购买,而没有耐心等上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  )A.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有能力购买奢侈品B.追求标新立异,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新款手机有许多新的功能,消费者迫不及待地要尝试D.购买新款手机的消费者预期他将来的收入会提高答案 B解析 题中所述现象,表明人们的消费受到求异消费心理的影响,答案选B。2.近年来,越来越多

4、的中小学生,热衷于跻身“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它是由________引发的消费(  )A.从众、求实心理B.求实、求异心理C.从众、攀比心理D.求实、攀比心理答案 C解析 题中一些中小学生的行为是不健康的,是由从众、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选C。其余三项中的求实心理是理智、健康的消费行为,不选。知识点二 做理智的消费者情景诱思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方面有的人花

5、10万元的天价买了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则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思考 消费者应如何科学消费,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知识归纳1.正确理解适度消费(1)所谓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且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来

6、合理进行消费。适度消费的实质是量入为出,使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不顾生产发展的水平提出过高的消费需求,是不对的;在生产发展允许的范围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2)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应该看是否超出消费者的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有的人现在的收入虽然不太高,但预期收入高,在消费上的回旋余地大,只要具备这些前提条件,能够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即使借钱消费,也是适度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2.正确把握绿色消费的意义绿色消费是一

7、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限制消费(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收入多少,都不能丢掉这一精神。因此,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看作只是对那些收入有限、生活困难的人而提出来的要求。(2)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

8、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倡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延伸应用1.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